清末民初无线电引入上海,开启了大规模广播电台开办的历史
时间:2022-07-16 来源:未知 作者:雨神 点击:
次
主页(http://www.pttcn.net):清末民初无线电引入上海,开启了大规模广播电台开办的历史
前言
1923年1月23日,中国第一座外商电台奥斯邦电台开办,上海人有了一种新的媒介体验,被报刊称为“数百人聆听了时代的奇迹”。 这股“无线电热”席卷了整个上海滩,很多人用“奇迹”、“惊叹”之类的词语来形容广播的神奇,认为整个世界因为无线电将要发生种种变迁。研究发现,城市报刊与大众有关无线电的各种想象、器物层面的媒介认知以及无线电爱好者有关声音广播的媒介实践,提供了早期广播出现的历史语境框架。然而,广播并非在上世纪20年代“突然”出现在上海,在此之前,它有一段将近20年的历史。广播的历史始于无线电的发明,但是无线电技术走向广播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无线电作为一种新技术与城市的相遇,超越了内容,首先引发人们对于它的认知与讨论,人们对这一技术奇观充满了好奇,其文化和社会的涵义亦被隐约感知。追溯广播这一民国新媒介的“开端”,追问上海的“无线电热”是如何发生的?其如何成为广播历史的前奏?借用CarolynMarvin所说,尽管媒介形式发生改变,但技术的“新鲜性”却是历史的恒量(Marvin,1988)。类似于“媒介考古学”的研究思路,寻访媒介的物质性和异质性,同时也考察新媒介进入历史场景的交界之时,人们对媒介的另类实践,“人们(个人、群体、机构)在做什么与媒介相关的事情”自从1840年,第一条电报线开启了人类远程通讯时代之后,有关长距离传输声音乃至图像的梦想就一直是科学家和发明家们的共同追求。1901年,马可尼和他的助手乔治·肯普在加拿大纽芬兰省圣约翰山顶收听电话,听到了莫尔斯电码信号中代表S的三声嗒声,这个声音横跨大西洋,从2000英里以外的英国的康沃尔发出,随即轰动了全世界,人类进入了无线电时代。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有关无线电的话语在中国的传播证明了这一新媒介的魅力,尽管实体的收音机并未广泛使用,但有关无线电技术以及无线电话的各种介绍和设想已经广泛存在,且被报刊广泛讨论。有研究指出,晚清民国之际,有多达25种期刊共102篇文章介绍这一自西向东的新技术。这一最新通信方法首先由行走于海外的先知们带入上海,这群人大多是在海外留学具有无线电工程专业背景的无线电学专家。致力于维新事业的《时务报》1897年首次介绍泰西的“无线电音”法,“电音不藉电线,则其简妙不可言喻。其在日本屡被风雨残破电线。如能得不用线之法,则利便已为极大”。“如此事果行,则地球上通信事业必有大进步,即谓近百年来特出之艺术,亦非过誉矣”。《时务报》将无线电称为“妙不可言”的“艺术”,相隔远地也可以通信,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不藉电线”就可以实现信息传播,这大不同于有线电报与电话,是一种新的传播形式。1901年马可尼的无线电话横越大西洋试验成功,无线电进一步获得了舆论的关注,激发了国人对于无线电的热情,《申报》、《万国公报》等关注格致之学的报纸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申报》关注无线电传递消息的一面:“美国磨路夸痕电报公司,拟由桑港绕道矮气司卡,以达太平洋之滨,创设新法无线电报,俾传消递息灵捷,如晤谈刻,已筹备一切矣”。《科学》杂志则评论道:“各国报纸,被热忱之驱使,竞先评论,以为无线电话,有如天使,将成为各洲间最经济最方便之交通利器”。中国的士大夫们将无线电看作是一种“交通利器”,首先想到的是无线电的“交通”或者说“连接”的能力,而这一交通方式因为无线电“无远弗届”的特点而显得与众不同。科学家和评论家们相信无线电将上海与更广阔的世界相连接。无线电被顶礼膜拜为“时代的奇迹”,是未来交通的利器和科学的凯歌,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心理,即“西方器物与技术被看成足以挽回中国之衰败的核心力量”。早期这些讨论都反映了一个观点,无线电作为新兴的媒介技术,有潜能改变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城市文化。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也感受到了无线电的力量,无线电使得城市人同时经历全球事件成为可能,世界各地的消息纷至沓来,无线电通讯开始与新闻相结合。法租界顾家宅无线电台,从1918年开始就可以接收来自于法国、德国和美国的消息。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有关战争进展情况的消息可以直接通过顾家宅电台传到上海,上海很多报刊都开辟了“法国无线电”专栏,报道欧战特讯,相比于通过海底电缆需要四五天甚至更久才能传送到上海的路透社消息,身处千英里外的上海居民可以通过无线电第一时间收到来自欧战的消息。听众称赞顾家宅无线电台为“电报界之异彩”,“今日之世界事变愈繁,而交通之便得亦愈研究而愈进,然未有若顾家宅之无线电,能接收六千余英里之电信,使欧洲与上海同时得读欧战快乐之消息。所谓缩全球小影于一堂者,至今日而益微实,不可谓非电信之放一异彩也”。无线电将远方的事情拉到了上海人身边,人们切身感受到无线电带来的速度感,较之其他媒介前所未有地重新定义了日常生活。无线电这一新发明创造了一种感觉,不需电线就可以实现传播,同时无形的无线电波带给了人们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新环境,将人们引入一个富于想象力的、神秘的新世界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空气中充满了电磁波,无线电无处不在撒播信号,四面八方发送信息,比如有人描述对无线电的这种感觉:“惟无线电浪凭空飞去,洒满六合,高出苍穹,下入黄泉,其高下究为若干里,暂置不论。而其四至八道,背道而驰,异途同归,各行地球环周之半,一万二千五百里,已是包络全球,无达不届”。很多人也开始尝试用科学术语来解释这种飘荡在天空的“电浪”的原理。对无线电传播原理的理解方面,“以太”是一个关键概念。西方科学界认为,以太弥散于空间之中,空间中各种物质由以太来连接,在中国科学语境中,以太被俗称为“精气”,是一种空间的传播媒介,被假想为不可测量的物质,用来说明众多的物理现象。时人以西方物理学的“以太”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接合来想象这一新的科技发明,这种想象与自身的文化环境有关,“以太”这一在传统文化中更易理解的说法一定程度上帮助那个时候的人们理解无线电这一神秘物。无线电在上海的传播与扩散,并非仅仅是新技术在新的环境被使用与接纳的过程,而是当时人心理对外来的他者想象以及中西不同观念与符号互动的建构过程。在英语世界中,radio的词根ridi来自拉丁语,本意为放射的、辐射的,体现了无线电最重要的特点,即无线电信号呈辐射状,撒播在天空中。在radio的英文解释中,至少包含三层意思,即无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广播与接收广播的设备收音机。根据台湾学者苏硕武的解释,radio在意译能力极强的中国被对应翻译为无线电、广播与收音机。可以说,radio是一个具有复合意义的词汇。但是即便是这样的解释,也都是后来者对于语词翻译的一种固定,放到大约一百年前的上海,实际上并不符合当时人们对radio的称谓习惯。清末radio传入中国之后,有关它的译名可以说五花八门,而其中不同译名蕴含了特定时期人们对无线电的特殊认识,以及对无线电使用前景的想象。实际应用中,无线电首先被当作电报的一种补充形式被政府拥有,主要用于海上和地广人稀的大陆地区传递信息。至于无线电报机何时在中国出现,据法文《北京日报》称,无线电机早在清末就已传入中国,由外国商船运来。该项新发明始为人民所共知。更可靠的记载是,1903年,就在马可尼成功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大洋彼岸的一年后,意大利水师人员搿拉细君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义国使署与天津义领事署二处试用此电,早有成效”。1905年搿君再次来到中国游历到沪,试验无线电通话,并“由义国巡洋舰麦柯波六号达至中国之海圻号,互和通话,颇见灵通”。于是,中国政府遂“拟在北京及保定府、秦皇岛三处分设”无线电台。1905年11月,清政府电政大臣袁世凯的侍郎吴重熹“为行军事通信之用”,奏请清政府设立无线电台,同时托搿拉细君代购马可尼猝灭火花式无线电机,在南苑、天津等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无线电机,成为中国政府装设无线电的起点。可以看到,最初这种可以点对点通话的无线电机并未在普通民众中流行。当无线电仅在政府、军队无线电爱好者和少数外国人中间流通之时,对于大多数无法实际接触这一新媒介的普通人而言,报刊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结语
在1915到1920年间,受到启蒙人士和知识分子喜爱的《东方杂志》发表多篇文章涉及科学和技术的主题,对当时被称为“无线电报”的radio作了详细描述,从器用与传音原理方面进一步揭开了这一新媒介的神秘面纱。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雨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