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字号:默认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致命短板:透视俄乌冲突中俄军通信的劣势所在

时间:2025-04-18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华盛顿邮报》报道,俄军由于通信装备性能的不完善,通信体系配置的不合理以及乌克兰军队电子干扰攻势强劲等原因,不仅让俄军自身在俄乌冲突上陷入被动,而且进一步暴露出了俄军指挥与控制系统中的劣势所在

一、通信装备落后 复杂战场问题频发

简氏防务分析公司俄罗斯军事力量研究专家科斯塔斯迪戈斯认为,俄军的通信装备依靠移动网络工作,而乌克兰战场上的移动通信基站大部分都直接暴露在猛烈的炮火中,俄军难以通过协调移动通信基站保证无线电台在不断变换的信道上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其使用保密通信设备的能力因此受到限制和削弱。俄军的一名中尉宣称,他的作战小队在六天作战行动中,自身携带的通信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以及干扰下,根本无法指挥部进行沟通对话,甚至无法传达任何信息。

另外,军费的严重短缺也是俄军通信装备性能受到严重制约的原因之一。俄军目前只有少量部队装备了R-187等先进通信装备,其他部队则使用R-168(Akveduk)等相对老旧的无线电台甚至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通信。虽然R-168等装备也具备加密功能,但它们使用的技术比较低下,容易受到对手的干扰和追踪。因此,军费不足导致俄军在通信对抗中面临难题:即使先头部队配备了先进通信装备,若其呼叫只装备老式通信装备的后续部队提供支援,为了保证他们之间的顺畅联接,先头部队仍然只能使用保密程度较低的高频信道,使得先进通信装备并未达到其战略目的。

1 俄军装备的R-186 AZART-P1

二、通信体系脆弱 技术缺陷亟待解决

AZART”是俄军在俄乌冲突中装备的新一代加密数字通讯系统。该设备的单兵手持型号在27-520MHz频段工作,能提供256kbps的数据传输速度,通讯距离4千米;车载型号在高频段最大通讯距离为20千米,并可提供32,768kbp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说是俄军基层单位最先进的军用通讯器材AZART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特征就是将跳频速度提高到了每秒20000次的夸张程度,为此需要提供成本极高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以应对新旧设备的兼容等问题,这就给俄军的战术通信带来很大的灾难。

首先,在部署新一代通信系统AZART的精美演示计划中,战车、无人机、单兵彼此交替链接,构成看似坚固的通信网。但是在实际中,大量计划中关键节点由于种种原因并不存在,例如指挥和参谋车辆上没有设置跳频无线电台、用于100km以上数据传输的无人机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实现、通信系统也没有集成到坦克的无线电台中等。这就导致通信网分崩离析,甚至只能实现单兵之间短距离的通信,连单兵与装甲车辆的通信都无法保障,战场效果大打折。

俄军“AZART”通信系统演示计划中实际存在的链路

其次,AZART的便携设备对固定中继器的依赖性极高,俄军曾尝试将电台的功率增大,但是没有中继器根本无济于事。为了保障通信,许多便携式无线电台作为固定中继器放置在总部和俄罗斯军队的阵地之间彼此距离不超过4公里,而且只能延伸到中高级指挥部,其余的基层部队均难以配置。这样低效笨重的蜂窝拓扑通信网,不仅造成底层部队的指挥混乱,而且一旦大部队开进或者撤退,指挥官首先就要考虑这些成本高达25万卢布的设备去留问题,这无疑给指挥官带来增添了极大的压力。实际上,这是2022年秋季“哈尔科夫-伊久姆灾难”的关键原因之一,俄军几乎完全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和控制,尽管没有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是造成成本极高的装备损失。

最后,为了解决基层部队的通信问题,俄军甚至动用了“志愿者实现通信数字化。虽然在俄军基层部队通信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志愿者组织(例如OBPS和KCPN-援助新俄罗斯协调中心)确实为创建相对现代的通信系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志愿者组织大部分提供的都是民用无线电台,在通信的保密性要求上难以保持很高的标准,并且俄军在使用非保密通讯设备时又没有避免敏感话题的意识,这就导致俄军通信体系脆弱不堪,频遭入侵。

三、电子干扰激烈 西方援助加剧劣势

面对实力强悍的俄军电子战部队,乌军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劲的进攻攻势,关键在于西方国家的大力援助。斯塔斯迪戈斯说,有证据表明美国和北约其他成员国向乌克兰军队提供了电子战装备以及卫星通信系统,使得乌军不仅具备了对俄军通信体系进行干扰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为失去其他通信手段的乌军提供最基本的通信服务。乌军通过对俄军通信节点的破坏,可以迫使俄军使用保密能力较差的通信装备,窃听其情报内容,或对俄军位置进行定位。

图3 美国援助乌克兰的“AN/MLQ-34 TACJAM”型电子战系统

当然,俄军也已经清楚认识到现在电子战关键因素是设施的抗干扰能力,迫切需要进行相关测试和研究工作(首先是用高质量的无线电技术手段测试所有可用的通信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通信网络),其对抗干扰性的要求应该要高于西方对无线电装备的要求。很显然,由于西方国家上电子战的明显优势以及其对乌军的大力援助,俄军对设施要求的标准不应该由乌克兰过去使用的干扰手段来决定,而应该由美国和北约相关国家的电子战能力来决定。作者:马丁一、王浩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李俊勇)
本文标签: 通信

相关文章

中国集群通信网,国内首家集群通信专业网站。

Copyright © Ptt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集群通信网 对讲机学堂 对讲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