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pttcn.net):“互联网+”让无线电管理更智能 本月,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华大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暑期安静的校园再次沸腾起来。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是为了参加无线电监测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2015年)而来,在这场国际盛会上,他们将共同探讨无线电监测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互联网+频谱感知,实现无线电管理智能化’,旨在重点研讨云计算技术在无线电监测中的应用、‘十三五’无线电监测技术 发展趋势,交流国际无线电监测学术技术研究前沿进展动态,促进国际无线电监测研究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说。 信息技术将成智能化监测的“助推器” 当前新技术新应用的高速发展,对无线电监管方式和手段提出新的挑战。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和智能化产品的普及,对无线电设备管理模式和监管手段,对高频段更广领域的监测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应对新挑战和新要求,来自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及无线电监测设备厂商的代表们在本届研讨会上,积极交流经验、深入探讨问题、展示最新成果,积极为技术和产业发展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谢飞波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最新研究成果,实现无线电监测传感系统的跨区域、跨部门、跨制式的互联互通、深度融合,实 现无线电信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探测,同时运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和智能传感网络等技术,实现无线电管理精细化、主动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人性 化,是有效提高无线电监管水平的必由之路。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的Haim.Mazar博士则向与会代表们介绍了美、法、德、英等对无线电频谱管理的先进方法以及国际上无线电监 测技术和应用发展的现状等。“各国的无线电监测工作都是根据国家政策的需要来开展的,在工业发达的德国和技术创新活跃的美国,监测站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在 英法等国,也有可以远程操控的完备的监测系统。无线电监管部门如何提高频谱利用的效率,最重要的就是产业发展的支撑,是监测技术设备和网络的创新发展和应 用。”Haim.Mazar博士说。 用信息技术提升无线电管理的能效,我国各省区市也在做着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贾洪波说,常规的台站监测技术不足以应 对复杂多样大数据下的无线电监管,传统的无线电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新常态的要求。因此他提出了创建无线电环境地图(Radio Environments Map,REM)的设想。REM将电磁环境测量数据和城市电子地图结合在一起,融合时间信息、频率信息、幅度信息、地理信息,可以构成一个多维频谱信息地 图,为无线电管理部门提供一个全新的频谱监管手段。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支撑,管理者不仅可以对REM海量信息进行搜索、归类、对比、识别、鉴 定,实现现代意义下的无线电频谱科学化精细化的动态管理,还可以向政府、特殊部门、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扩大无线电监管部门的社会职能。江苏省无线电 管理局副局长董卫介绍说,“十三五”期间,江苏将力争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其他城市城区建设以固定站为中心,小型站为补充的监测 网络系统,在县域重点镇区建成以小型监测测向站为主的监测网络系统。同时在全网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建设完善全省的数据处理中心,依托云计算技术,对海量数 据进行处理,提升全省无线电监测网络的信息化、系统化水平。 “无线电监测技术设施的智能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随着云计算、4G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出现,为我们进一步提高监测技术设施 的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下一步建设无线电监测网时,我们不能再局限于监测设备数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整合多方资源,充分依托互联网、云计算技术 的大数据计算能力,对日常无线电监测的海量数据和频率台站数据库进行处理和分析,高效、智能地提取出需要我们下一步处理的有效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节约人力资源成本,通过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更高的无线电监测系统,提升无线电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力争做到‘数据采集、比对、发现、 查找’一站式处理平台,提高无线电管理的效能。”董卫说。 监测技术设备制造业将面临洗牌 记者注意到,此次研讨会企业的技术精英们不仅发表了他们的见解和思路,还纷纷亮出各自的“宝贝”。记者一走进西华大学会议中心的大厅,立刻 就被形形色色的无线电监测设备吸引住了。携带自动监测设备的无人机,分析地面无线电信号的监测设备、各种形状的采集无线电信号的天线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说,现在大多数设备质量性能都差不多,低端化、同质化严重,这无法满足当今 无线电管理事业的需求。当下,谁能与时俱进,尽快引入IT、ICT、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对现有产业进行提升,谁就将在下一轮的发展中拿到主动权。他表 示,行业洗牌的时间即将到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有的无线电监测设备企业已经有20多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在无 线电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监测站和台站管理的技术设备和系统落后,监测设备单件设备成本高、系统集成差、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仍未解决, 无线电监测技术设备迫切需要升级换代。 记者注意到,企业显然已感知到市场和需求的变化,并迅速开始思考和行动。 中星世通公司总经理沈岚认为,无线电监管面临既要做好既有传统监管业务,又要为“互联网+”时代来临做好准备,“一大一小”是“十三五”无 线电监管技术设备发展的方向。“一大”是指无线电监测技术设备要由当前的单站、单装系统为主,向基于网络化、信息化的智能系统发展,各监测设备通过网络由 一个大信息处理平台进行监控,控制、显示、数据处理不再孤立运行;数据分析处理运用智能化技术按无线电管理的要求自动完成,工作人员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做太 多的操作。“一小”是指监测设备的传感化和小型化,甚至微型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为满足“互联网+”时代无线电应用的特点和趋势,微小型监测 站应该得到大量使用和部署,微小型监测设备的体积、功耗更小,安装更方便,成本也更低,在城市可以较大数量部署使监测更精细,在县、乡部署可以扩大监测覆 盖,成本也能接受,这些微小型监测设备同样要有智能化处理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传统的监测站因其功能强大、监测任务重,不一定需要小型化,但是进行传感 化和智能化改造,满足监测系统“一小”发展的需要。他说,“一大一小”的发展思路既符合“互联网+”时代无线电监管的要求,通过智能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应 用,也有助于较好地解决监管业务发展对工作人员数量和工作强度的需求。 在研讨会现场,华日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左劲以建立边境地区无线电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技术应用创新来提升边境 地区无线电监测管理整体能力。他说,我国有2.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边境地区电磁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复杂、基础资源缺乏。华日根据边境地区特点,构建 了一个大小结合、机动补盲、精测排扰的边境地区无线电监测网,这个系统整合了6种固定监测站、路测车、精确测量车、升空平台等多种监测手段,实现了信号的 自动发现、异常报警、样本记录等功能,能进行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电磁环境评估展示、地理信息展示,形成了具有边境特色的台情数据库,可有效提高对越界电波 情况的掌控能力,对边境频率协调部门的无线电监测数据支撑能力等。 海格·嵘兴总经理黄文锋表示,公司将通过已建成的和持续因地制宜建设的网格化系统为基础,搭建可实现统一管理、控制、分析的智能频谱管理云 平台,实现主动监测,自动、智能化监测,智能海量数据分析,智能海量数据存储,高效资源管理,各方协同办公,提供高效的资源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北京世纪德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总工助理赵川江重点介绍了数字信号分析在无线电监测中的应用,他们将完善和扩展无线电监测的内容,从多个领域 对无线电信号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为后期的发射机工作状态分析、频谱占用分析甚至无线电干扰分析提供素材。赵川江表示,未来数字信号识别分析将成为主流趋 势,利用数字信号分析,对未知信号特征参数进行提取和分析,识别信号调制类型,信号通信标准甚至信号通信内容,有助于我们判定信号来源,信号发射目的,甚 至使用者身份。 与此同时,北京波尔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监测网在宁夏银川已经全面铺开并开始应用。公司总经理赵勇介绍说,这一套系统在银川市内安装 建设了40个小型站,具体分布在银川大学城区、政府区、商务繁华区和开发区,监测站可以实现对银川城区70%以上的覆盖率,实现对重点区域100%覆盖。 系统平台的构建搭建了一个真实的无线电监测云服务平台,系统可以承载数量庞大的各类监测站接入系统进行统一控制、管理和数据汇聚,所有监测站采用即插即用 方式进行上线显示和操作,提供主动推送式的信息服务,这是我们的互联网技术的储备在监测领域系统组网应用的体现,凸显了系统灵活扩展的优势。 无线电技术设备的发展,不只需要企业发力,也需要政府的扶持。谢飞波说,政府部门在采购无线电监测设备的时候要重视企业在软件方面的投入,改变过去重硬轻软的观念。因为智能化监测网络设备的功能主要是靠软件来实现的。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陆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