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pttcn.net):专家解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故事 日前,由“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国图讲坛、新华网科普频道主办的“从区域走向全球 揭秘北斗故事”主题讲座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开讲,武汉大学教授耿涛围绕主题发表演讲。 耿涛对卫星导航系统研发背景、发展历程进行介绍,并围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推广以及未来发展等内容进行分享。 耿涛表示,从远古时期人类借助自然现象或地物获取时间与方位信息,航海时代人类利用简单仪器确定概略位置和时间,近代人类采用精密仪器来测定精确位置和时间,到如今人类利用卫星进行导航定位,人类一直在寻求精准的导航定位方式。耿涛介绍,卫星导航定位的基本原理为距离交会法,也就是以已知点为中心,以未知点至已知点的距离为半径划圆,相交点即为未知点位置。他认为,相较以往的定位方式,卫星导航具有统一、精确、易用、廉价等特点。 耿涛提到,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地面控制、用户等组成,空间部分包含接收、存储地面控制部分上传的导航电文,以及向用户发送导航定位信号;地面控制部分包括主控站、监测站、注入站等;用户部分则主要由用户和接收设备组成。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启动北斗系统研制工作,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回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历程,耿涛说并非一路坦途,在一代代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攻坚克难下,突破一系列技术难题后,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例如,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了星间链路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 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农业、测绘、应急救援、资源调查等领域,但目前其在深空、室内和水下等环境还存在着一定盲区。“为解决这一缺陷并满足经济和社会更高发展需求,仍需不断加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耿涛说。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李俊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