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字号:默认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构建和谐社会与智慧社区服务

时间:2012-09-18 来源:中国集群通信网 作者:陈晓亮 点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2010年10月以来,我省嘉峪关市先后被列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典型培育城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总体要求,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社区扁平化管理、平安和谐细胞“三大工程”,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共建、共治和共享,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地企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他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得到了中央和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受到人们群众广泛欢迎。本报特约请嘉峪关市领导和专家学者予以理论阐述,供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
 

 

  今年年初,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9个典型培育城市之一,中央明确要求在全国树立中小城市从整体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典型。省委王三运书记、刘伟平省长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我们肩负光荣使命、履行政治责任,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做出样板。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总体要求,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社区扁平化管理、平安和谐细胞“三大工程”,广泛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共建、共治和共享,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地企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我们在工作中创造的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流动人口“单位管理法”等有效做法,得到中央领导、中央政法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两次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会议上进行交流推广。
 

 

  推进一场改革 提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我们出台实施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社区扁平化管理、平安和谐细胞工程的相关意见,成立了社会管理服务、城乡一体化服务、社会矛盾大调解“三大中心”,从整体上提升了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推动城乡户籍一元化,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并轨体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业入学等8项配套措施。彻底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籍限制,农村居民在保留原有土地、继续享受惠农政策的同时,在社会保障保险及公共服务上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全面启动新市区开发建设,实施了一批环境整治、道路、水利等重点工程,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二三产业开发等增收工程,农民从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比重达47.3%,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八年居全省首位。加快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进程,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机制,推动城乡户籍一元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信息化、社会保障同城化,实现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推动社区管理扁平化,着力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坚持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精简管理层级,撤销街道办事处,将69个城市社区按照“一万人左右、15分钟服务圈”的标准整合为30个社区,全面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实现了街道和村整体转改社区。积极探索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政府行政职能与社区自治功能有机结合,将各类管理服务要素下沉社区,推行“一委一会一中心”组织架构,实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开展居家养老、矛盾化解、安全防范等为民服务。投入2.1亿元建成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社会矛盾大调解中心和城乡一体化服务中心,搭建了集信息资源共享、应急联动指挥、社会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有效提升了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推动平安创建规范化,着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贯穿于平安和谐创建的全过程,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增强全社会的平安和谐理念和思想共识,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管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制定了深入开展“平安和谐细胞”工程的意见,整合各行业、各领域力量,在家庭、社区、企业、机关、医院、校园、餐饮、公交、景区、商店十个板块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培育出1.1万余个不同领域的“平安和谐细胞”,构筑了自下而上、从小到大、逐级推动的管理体系。引导骨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地企共建共治创平安,在规模以上企业实施“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实现网格全覆盖、工作零缝隙,有效预防了重大事故和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形成了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探索一条路子 完善社会管理创新机制
 

 

  我们注重不断健全社会管理创新体制机制,以机制破解新课题、解决新问题,在服务民生、化解矛盾、扁平管理、服务均等、全面覆盖、平安创建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形成了科学完善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作为开放型移民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一直是制约我市发展的难题。我们不断完善“以单位管人、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放宽外来人员落户准入条件,将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与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同规划、同推进,使外来人口享有与本地居民同等的权利待遇,增强外来人员的认同感、归属感。2011年,全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率比上年同期下降12.6%。
 

 

  二是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机制。坚持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权益全覆盖,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机制,建立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小组和社区矫正工作站,连续23年开展“千里送温暖”狱内延伸帮教工作,将刑释解教人员纳入城市低保,优先安置公益性岗位,帮教率达100%、安置率达98%。建成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精神病专区,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权益的体系和网络逐步形成。
 

 

  三是“两新组织”管理服务机制。落实新经济组织内部安全稳定法人责任制,成立“两新组织”党工委,实现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团组织全覆盖。从机关选派后备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组织工商干部与非公经济组织结对帮扶,为重点项目派驻“工商秘书”,融资5亿多元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融资贷款、商标广告、非公党建等方面的困难,形成了“非公党建大发展、非公经济新飞跃”的良好局面。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陈晓亮)

中国集群通信网,国内首家集群通信专业网站。

Copyright © Ptt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集群通信网 对讲机学堂 对讲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