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pttcn.net):数字标准问世在即 侧观数字芯片格局(2) 图 3 联拓整机架构 从技术领域,联拓的芯片采用了ARM+DSP的架构,如图 3 优势:集成了调制解调、声码器、主控、A D 、D A 、CodeC,相比其他芯片集成度最高。 劣势: 标准不互通、SDRAM、Flash外挂、用户开发开放资源有限。 5、无锡德思普 无锡德思普在这个业内出现的时间比较短暂,他们拥有一颗多DSP内核的芯片,拥有强大的内在架构,原则上这个芯片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也被多家公司看好。但是也因为是通用芯片,如何做好产品定义,开发相应的软件包,形成清晰定位的整机产品,这是一个困局。就如TI的OMAP方案,芯片是一个好的芯片,而芯片厂家是否能够将这样一个芯片定位在数字对讲中,并且做好相关的技术支撑,这是厂家客户接受的关键。据悉,深圳海云通公司发布的产品是基于德思普的这款芯片,目前已经量产,海云通在这个芯片上投入了较大的技术研发,或许这不是一条每个厂家都能够复制的道路,就如OMAP方案,海能达量产了产品,更多厂家被巨大的研发投入挡在了门外一样。 图 4 德思普芯片架构 从技术领域,德思普的芯片采用了多DSP+ARM的架构,如图 4 优势: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将各类调制解调、声码器、主控,以及GPS等功能内置在一个芯片中。 劣势:相对开发难度大,原厂在应用案例中支持有限。 6、深圳力同 深圳力同是一家在行业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他们凭借着模拟对讲机中的RDA1846芯片,几乎垄断了低端模拟对讲机的市场。在2013年,力同开始推广从RDA获得一款应用于手机的芯片,将其进行二次开发之后应用到对讲机市场,定位同样是低端市场,因此在标准上选择了dPMR,该产品在发布时得到了业内的密切关注,力同在数字领域的下一步举措也牵引了各家企业的神经。据悉,力同目前也看到市场的机会更多来自于高端,尤其是摩托和海能达牵引的DMR产品,因此也将产品定位转向到DMR标准,并且希望用低价位的产品冲击这个市场,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他们也希望在数字时代再续辉煌。 图 5 力同整机架构 从技术领域,力同的芯片采用了ARM+DSP的架构,如图 5 优势:集成了调制解调、声码器(GSM)、主控、集成了FM、蓝牙等外设。 劣势:标准声码器需要外挂、CPU对于用户开放程度有限。 总结:在这个漫长的数字化旅程中,每个企业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相对来讲,浙江宏睿一直坚持他们从高端启动市场的目标,在解决掉声码器这个核心问题之后,给市场带来了一线生机,士康、联拓、力同或多或少走了一定的弯路,但在看清形势的情况下,也努力运用各种方式,采用高定位、低成本的方式来获取商机,从长远来讲,这是一种趋势。迅光达、德思普的后续定位,目前尚不清晰,但是,他们在这个历程中所做的贡献,也让大家感到数字化黎明即将到来。小编希望这些芯片公司能够坚持、协作、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数字化的进程,为业内厂家做好全面的服务工作。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陈晓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