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字号:默认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高速公路中视频监控光端机应用的探讨

时间:2010-11-25 来源:IT168 作者:小甜甜 点击:

中国集群通信网】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技术积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针对新建项目以及对老系统的改造,联网监控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且在各地都得到一定的应用。在工程实践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和创新成果,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不过,无论从应用需求还是从产品来看,都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在以往的视频监控系统中,一般以视频光端机+矩阵交换的模式为主,这种技术在各路段监控系统中被大量采用。随着视频联网监控的提出,国内几个主流视频传输设备生产厂家又推出了集传输和交换于一体的监控平台产品。本文从应用实际出发,对有关光端机及视频监控平台产品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视频光端机的选择

  收费监控光端机的选择

  收费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收费站的车道、收费广场、收费亭的收费情况,它的图像需传到收费管理处,距离近图像多,业务丰富是它的显着特点,因此一般选择点对点传输的多路数字视频光端机。

  外场道路监控光端机的选择

  外场道路监控环境比收费站更复杂,需要互通以及对重点路段设置监控点,在高速公路路段上每隔2千米左右设置一个监控点,有隧道的高速公路还需在隧道内每个方向每隔150米左右设置一个监控点。摄像机控制信号,外场需要通信的信号更是甚多,图像信号、云台控制、有蓄电池监视仪、可变情报标志或情报板、信息诱导屏或信息发布屏、车辆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气象检测器、监控点设备机箱防盗门磁开关等丰富的信号需要传输。在一条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的高速公路上需要传输上百路图像和云台控制信号,还需要大量的其它信号需要传输,点对点传输的方式在这里将受到距离远和监控点分散等条件的限制,所以可以选择将图像通过点对点的图像光端机传到就近的收费站,再在收费站通过大路数点对点光端机传到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另外,还可以通过更先进技术的级联型(或称节点式)光端机,将路段上各点图像分别集中,然后按照汇聚点的先后顺序依次将所有视频串行传输到监控中心。这样,每条串行通道仅需占用1芯光纤,而每条光纤链路分别可设置10~16个汇聚节点,每两个汇聚节点之间的距离可达几十公里,也可解决因点对点大路数视频光端机不能传输上百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传输,因为每条光纤链路上可接入10~16个图像和若干数据的接入,一条上百路图像的高速公路也只需几芯光纤即可把所有图像都传回管理中心了,大大节省了光纤的资源。

  视频监控平台应用的几个问题

  传输和交换系统的标准化

  视频监控联网的基础一是传输,二是交换。视频监控传输传统上的做法无非两种手段,采用非压缩数字视频光端机裸光纤传输或采用压缩编解码器压缩后借助通信信道(E1或IP)传输,视频交换采用传统的模拟视频矩阵来实现。这是一种典型的通过外部集成方式来实现传输与交换功能的应用模式,传输与交换界面清晰,接口标准都是基于模拟视频标准。对于一个收费站来说,这样的传输和交换模式不但易于实现,也是够用的。但是,若站在一条路、几条路、全省乃至区域联网的角度来看,要想实现全新的联网功能和应用模式以满足全新的管理要求,无论是从设备集成的复杂程度、传输交换容量、视频质量,还是从联网调度方式、可维护性等诸多方面都带来难以逾越的障癨-.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各设备制造商纷纷推出了集传输与交换于一体的联网监控平台设备,既有完全基于非压缩数字视频技术的,也有基于以太网压缩视频架构的。虽然各厂商都是希望找到一种集传输与交换、应用与管理于一体的高效联网解决方案,但是由于采用的技术体制不同,传输与交换的模式、接口标准等也就大不一致,直接导致了产品差异巨大。从表面上看,是不同厂商的方案之差;从结果上看,都异曲同工地实现了传输与交换,但实则存在技术体制上的标准化问题。从目前各平台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非压缩视频光传输演变进化而来,采用TDM数字交换为技术路线的光端机加数字矩阵平台;另一类是采用压缩视频编解码技术和以太网传输与交换架构,硬件传输交换设备加软件管理平台实现的全数字平台。

  众所周知,非压缩视频光端机目前只能在模拟的视频接口技术指标上做到标准化,还无法实现无论是电口还是光口在数字域上的标准化。也就是说,不同厂家的光端机是无法做到互联互通的。这一类光端机产品严格地说,是一种模拟接口的数字传输产品,作为发展的一定时段和特定条件下的应用,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以此技术路线而演变为交换平台产品,其标准化问题就值得质疑了。可以想象,只能是一个完全对外封闭的私有衆-议的产物,就像一台戏,主角与配角难以互动,一张口,都听不懂,别人无法配合你,只能找穃-译,就是回到模拟接口,这样一来,费尽周折得到的数字视频还得变为模拟,一个大系统中这样变来变去,不仅加剧了设备的复杂程度,而且其可靠性和技术指标也会大幅下降。

  若采用以太网架构的传输和交换平台则不同,几乎一切都是在高度标准化框架下完成的。以太网技术作为当前参与度最广、支持率最高,仍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之一,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超乎想象的发展空间早已是毫无悬念。当前电信技术的演变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就是印证。以太网的宽带特性是用来承载视频的最大优点之一,而其灵活的交换和组网特性也是当前其他技术体制所望尘莫及的。因此,在当前采用以太网架构作为视频联网监控的承载平台是一个最好的选择。采用以太网传输与交换,就不得不提视频的数字压缩问题。这实际上又是一个标准化的问题。当前使用较多的不外乎MPEG-2、MPEG-4和H.264三种。虽然这三种压缩方式都是标准的,但实际上各厂家之间由于技术方案的差异,仍存在一定的通联困难。但是,这是完全可以通过制定压缩的标准来解决的(比如,电信全球眼规范)。也只有加快标准的制定,才能规范视频联网的技术体制,才能通过技术进步获得高速和健康的发展。

  监控平台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

  开放性就是多厂家的兼容性,就是市场的可参与度,也是提供给用户最大的系统支配和调度权限。从这一点上说,采用以太网传输和交换架构的联网监控平台其本身就具备了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太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通过电信级的大规模稳定应用,其优异的宽带特性、开放的接口、灵活的应用,早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采用以太网技术标准作为接口的应用更是得到极大的普及与应用。这正是以太网开放性的体现,也是与完全采用非压缩体制的一类产品最根本的区别。由于采用PCM技术的非压缩数字视频技术体制目前并没有相关的业界内相互开放的传输接口标准,而采用TDM为基础实现的数字交换更是厂家自身的核心技术。因此在数字接口上,无论是光的还是电的,都无法实现开放,只能在模拟视频接口做到标准。这就意味着采用非压缩体制的这一类平台在应用和功能扩展性方面将受到极大制约。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陈晓亮)

中国集群通信网,国内首家集群通信专业网站。

Copyright © Ptt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集群通信网 对讲机学堂 对讲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