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pttcn.net):红外摄像机,想要飞就能飞得“高”! 早在2006年,摄像机的市场便已一片“红火”,红外摄像机因其在漆黑无光的环境亦可正常监控而称道摄像机市场。随着红外摄像机的大量普及,其弊病也越来越明显,红外灯照射距离,摄像机的寿命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事隔两三年,红外摄像机市场是否依然炙热,有无一些新的变化,其将来的趋势如何?本期“产品新视野”带您一起去感受红外摄像机市场的最新动态。 2001年,第一台红外摄像机在中国大陆诞生,相对于众多摄像机,红外摄像机来得有些“迟”。然而,正是这一姗姗来迟的红外摄像机,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几乎改变了摄像机市场的格局。 据深圳市三辰科技有限公司网络营销部经理陈幼林在北京所做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在北京的工程案例中,红外摄像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58%,到2008年甚至达到了63%!另外,也有很多厂商表示,红外摄像机近两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0%。“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2012-2015年,红外摄像机的市场占有率应该与普通摄像机相当,甚至超过普通摄像机!”博世(珠海)安保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高级产品市场经理潘熠分析道。 普通红外摄像机因其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太多技术门槛,同时市场需求量又大,引得众多摄像机厂家纷纷生产红外摄像机。也正因如此,红外摄像机的市场竞争也伴随着它的大量普及愈演愈烈。并且,随着用户对产品的日益熟悉,对产品的质量、功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厂家也希望通过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种种推力之下,红外摄像机不再甘于只做低端产品,而是以技术创新和提升为基础,向多元化发展,向满足更高要求的高端产品迈进。 从采访中得知,生产红外摄像机的厂家很多,几乎是“全国山河一片红”,大部分摄像机厂家都有生产红外摄像机。主流的红外摄像机厂家也基本与国内主流摄像机厂家重合,如亚安、明景、三辰、利凌、宏天视等;专业从事红外摄像机生产的厂家有振谷光电、翔飞、联视等;与前些年国外厂家在红外市场一片空白相比,部分国外厂商也开始生产和推广红外摄像机,如博世、希博电子。 技术提升彰显魅力,应用领域大幅拓宽 “其实,提高寿命和加大距离单从一颗红外灯来说,这两个是互相矛盾的,因为你在加大距离的同时就要增加红外灯的功率,增加功率势必会缩短红外灯的寿命,一些厂家为了一味追求红外灯的距离,刻意的增加红外灯的功率,使得红外灯寿命大大减小。而且随着功率的增加,使得摄像机内部温度提高,使得摄像机很容易损坏,造成恶性循环。” 深圳市翔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金海如是分析,他认为要提高红外灯的寿命首先要保证红外灯不负载,在不负载的同时通过增加红外灯的数量来保证有效距离。不能用提高供应电流来提高红外灯亮度,使之超负荷工作,虽然表面上优化了红外性能,实质上严重影响红外灯的寿命衰减。有的厂家则通过采用铝基板等高传导率材料、加大风冷器件的使用、增加外壳面积等方式来增加机身的散热能力,从而提升寿命。 另外,在电路控制部分,部分厂家采用脉宽调制定律来保持红外灯电流的恒定,从而减少红外灯的发热,以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采用脉宽调制定律后,无论外界输入的电流如何波动,通过电路进入到红外灯的电流都非常稳定,从而保证红外灯发挥自身最大的效率、延长寿命,典型厂家如利凌等。 根据厂家反馈的信息,除寿命外,用户对图像的清晰度、色彩还原度、晚上图像有无干扰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虽然是夜间监控市场的“一方霸主”,但在白天,红外摄像机并不那么如鱼得水,白天监控图像的偏色成为红外摄像机PK普通摄像机的阻碍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业界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发,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其一是通过调试CCD上的RGB色调来作DSP处理,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而且并不是每个生产厂家都具备这种芯片处理能力;其二是通过滤光片切换,白天用全部滤除红外线的滤光片,晚上则用一个普通石英片修整光线;其三是通过机型的改变,用双CCD的红外摄像机取代IR CUT摄像机,在保证白天不偏色的情况下,还可以增长红外摄像机使用寿命。 正是经过上述技术的改造和提升,红外摄像机的寿命和夜视效果都得到了大幅优化,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全天候24小时监控的场所。除小区、办公室等传统应用领域外,现已基本推广到工厂、监狱、广场、码头等户外全天候监控领域。三辰的陈幼林告诉笔者,以前在做政府项目时,一般都不会考虑成本问题,首选国外大品牌的摄像机,如三星、松下、索尼等。近年来,由于政府财政预算和竞争的压力,以及对全天候监控的要求,物美价廉的红外摄像机成为热门选择之一,一些大型项目如“平安城市”、“科技强警”等也开始了对红外摄像机的采购。另外,随着夜视效果的提升,在诸如银行、高速公路、边检站等重要设施上,也能看到红外摄像机的身影。 满足特殊需求,红外吹响进军高端市场的号角 “无红暴”引领特殊领域夜间监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