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pttcn.net):为什么信威的市值如此之大? 信威集团在2013年六月的时候,总市值还不足15亿元,而如今,一年半之后市值神话般的膨胀80倍,一年半之前这只股票还叫中创信测,属于通信行业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企业,根据公司公告,重组后的信威集团的主营业务仍然是通信设备服务类。现总市值1219亿人民币,流通市值58亿元人民币,排名第22位(2014年11月10日收盘价计算)。 商业模式 信威集团的通信业务和中兴通讯及华为公司的几个差异是其估值的基础。先说国内市场,中 兴华为主要和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设备和服务,整个通信行业的利润大头在三大运营商手里,中兴华为还要面对国际电信巨头的竞争,因此中兴华为在海外市场的 拓展力度一直很大。但是海外市场很多时候不尽如人意,比如在美国、欧盟乃至印度市场都频繁遭遇反倾销和各种调查,海外市场拓展不仅仅是商业方面的问题,因 此复杂很多。信威的国外业务集中在柬埔寨、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于中兴华为的主攻方向有明显的差异。选择这些国家进行市场开拓,不单单可以卖设备卖软 件,还可以深度参与目标国家的基础电信建设和运营,以目前在柬埔寨和乌克兰的项目运行看,信威的计划是以柬埔寨为样本,把合作方式、商业模式做成熟之后, 在迅速复制到其他类似国家,在乌克兰进行深耕,亿乌克兰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逐步开展其他领域的深度合作。 实际运作证明,这种模式的运行阻力和难度以及面临的商业外风险,明显小于中兴华为的模式。但是,信威的这种商业模式不是想做就做的,中兴华为在通信领域深耕 什么多年,也做不了这么模式,可是信威做到了,信威凭什么?是不是有什么商业之外的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做一些合理的推测。 信威的通信国内部分集中在特种通信和重点行业通信方面。诸如中石化、铁路、民航等行业定制化等方面是信威的基础业务,区别于中兴华为的是其特种通信,也就是 面向军事用途的通信业务。这一块主要集中在未来空天网络的建设,发射低轨卫星,组件卫星通信网络,进行空天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 据新华社报道,9月4日8点15分,由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共同研制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星主要负责水 文、气象等领域的监测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搭载的信威通信灵巧通信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卫星多媒体通信试验。至此,信威集团主导的"空天信息网络工程"徐徐拉开 大幕。 2010年,信威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设立"清华信威空天信息网络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实施"空天信息网络工程"。该工程规划建设覆盖全球的LEO(低地球轨道)小 卫星星座,采用最先进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满足多种需求业务载荷,以星座的形式实现全球100%无缝覆盖,从而推动我国在空天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占领 国家利益制高点。这个空天网络未来还要和北斗导航系统结合,形成太空、中低轨道和地面"三位一体"的通信、导航网络。
信威发卫星、做空天信息网络?这样的业务是不是应该有航天科技集团或者航天科工集团来做?为什么一个民营公司能够做这样的军事工程?如果可以,中兴、华为、海格为什么不参与竞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以上两点就是信威通信和传统的中兴华为通信公司的区别:其一,信威国外市场走"新兴市场"和"深度合作"的路子,其二,信威国内避开民用通信市场的竞争,走 军事通信为主的特种通信的业务模式,这就是信威的独特商业模式。基于这样的商业模式,一方面在类似中兴华为的海外模式的商业外阻力方面要小很多,另一方面 模式成熟后的迅速复制能力和深度合作的高利润率,两个要素提供了信威的高市值空间的基础。如此,凭借差异化的商业模式,信威就可以值1200亿吗?答案是 否定的,信威商业模式背后的前景环境才是重要的看点。 信威深耕乌克兰和国家战略联系 要说信威的业务背景,先从"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说起。从高铁、核电到"一带一路",以 及近期热议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中国的国家战略已转变为走出去的负责任大国战略。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有全球最强的基建能力、装备制造能力, 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是,这些相对先进的产能相对于中国的内需基建又是"过剩"的。因此,中国积极推进资本输出战略,推进了亚太、非洲、拉美等新兴市 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高铁、核电、基础电信、油气资源等。 以油气领域的合作来说,2014年,洲际油气出资5.25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马腾石油公司95%的股权。马腾公司主要资产位于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的马亭 油田、东科阿尔纳油田和卡拉阿尔纳三个在产油田,马腾石油公司拥有三个油田100%的开采权。这些油田所在的滨里海盆地,是国际公认的油气富集而勘探开发 程度较低的区域之一,公司后续还将继续收购海外其他油气资产。这是在国际油气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国家实时调整油气资源政策后的出现的合作机会,是国 家"走出去"战略在石油类资源领域的体现。 2014年9月份,信威与乌克兰大使馆展开合作,设立"乌克兰之家",乌克兰之家团队由中乌两国专业人员组成,且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乌克兰工商会密切合 作,旨在促进中乌经贸、文化教育和旅游业的交流,推广中乌先进科技文化成果,深化两国的经贸交流合作,尤其是在农业、大型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领域。 乌克兰之家,名字听起来就很亲切,我们关注的是合作的领域,推广"先进科技文化成果","大型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领域"这样的关键词给我们展示了什么信息?为此我们先看看乌克兰有什么东西,当然这里说的是我们国家相对短缺的。 航天宇航技术。百家企业和数十个科研单位涉及航天技术,其中心和基地是位于东部城市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南方设计局"和"南方机械制造厂"。这里先后设计并制造了四代战略导弹,乌克兰是国际空间站计划成员国。 大型运输机技术。"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是原苏联重要航空设计生产基地。该设计局设计和生产的运输机和客机在国际航空市场居重要地位。其中"AH- 124、AH-225"是世界上最大运载量的运输机(运载重量达到250吨)。最新型AH-70运输机采用多项"世界第一"的工艺。? 航空母舰制造。乌克兰的军舰制造业,具有很高的水平,有能力建造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一切舰艇。乌克兰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市是乌军事造船科技重镇,这里曾建造 了三艘航空母舰,包括著名的"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号和"瓦良格"号(中国改造后,命名为"辽宁号",为中国第一航空母舰)。? 新材料技术。新材料的研制和生产是乌克兰的强项,在乌克兰集中了前苏联时号称为"五大材料研究所"乌克兰科学院材料学研究所、超硬材料研究所、晶体学研究所、强度问题研究所、金属物理研究所。从事的范围之广,成果之巨令人赞叹。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是独联体国家中科技实力仅次于俄罗斯的科技大国,前苏联时期出于"冷战"的需要,乌克兰偏重开展了以航天、军工为中心的科研生产活 动,苏联解体之后,给乌克兰留下了一个庞大的以军工为核心的科研生产体系。这些科研和生产体系事关国家安全,俄罗斯逐步在国内找到替代机构或转移相关生产 线到境内,乌克兰的航天军工企业面临订单大幅度减少的尴尬境地。 欧美军工体系与俄系不兼容,需求全面转向西方困难较大,沿袭俄系装备体系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经济实力雄厚,军事装备需求旺盛,二十年来,中国成为了乌克兰军 事工业第一大消费国。乌克兰已向中国出口了约30类军事技术,其中涉及用于大型舰艇的动力系统、大型运输机设计、超音速高级教练机、坦克发动机和空对空导 弹等关键装备,但是在核心军工装备和核心技术转让方面还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比如大型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引进和技术合作、航母关键设备和部件的深度合 作等等方面都是未来中乌之间可以尝试的领域。 乌克兰之家是否能给我们带来意外之喜呢?乌克兰拥有先进的航天、航空、造船、材料、机械等技术,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的,未来在军工装备领域的进一步引进和技术 合作方面,任何一个潜在的机会,都会给市场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从这个角度看,信威集团更多的是一个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公司。这个平台的价值就在于拓展 了信威的业务空间,彻底打开了公司的成长天花板,而不仅仅在于基础的电信领域合作机会。 如果说"空天信息网络"是信威在国内差异化竞争于中兴华为等通讯企业的道路的话,那么借助"乌克兰之家"打造的对接新兴国家的平台就是信威冲破固有天花板 的"独孤九剑",不同于传统的科技设备制造商,不同于新兴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信威已经打造了自己的独特商业模式,这也是资本市场为之疯狂的理由所在。可是 就像当年的亿安科技的"高科技事业"、东方电子、蓝田股份的"优秀业绩"、重庆啤酒的"疫苗故事"一样,有了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哪怕即使也有了实实在在 的报表利润,对于游走在天堂地狱之间的众生而言,必须时时刻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行。 在这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中,我们都想成为先看破假象、戳穿谎言的那一位,可是实际会怎么样呢?这部连续剧将如何纵深演绎?是火箭把信威带向宇宙的天堂还是在爆炸的烈火中坠入地狱?让我们和昔日的"运河大王"一起去等待和见证信威的答案吧。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陈晓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