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字号:默认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慧城市试点背后的三个隐忧

时间:2013-02-17 来源:中国集群通信网 作者:admin 点击:
近期,有关部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这标志着一场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升级运动已经拉开帷幕。据报道,目前我国所有的一线城市、50%以上的二线城市,都已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有关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

智慧城市,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它被认为是继工业化、电气化和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它让城市越来越聪明,也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信息化,数字医疗、手表电子支付、汽车信息自动传感、智能交通等电影中的情景,都有望变成现实。

智慧城市概念急剧升温,与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超过50%,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看病难等“城市病”日渐突出,这要求城市在精细化管理和统筹规划方面做出调整;另一方面,智慧城市是将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最佳形式,这使得智慧城市理念备受地方政府青睐。

智慧城市代表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但是,在全国数百个城市一哄而上,争抢智慧城市的市场蛋糕时,我们最需要做的,其实是对这股建设热潮的冷思考。有关各方应清醒地意识到,智慧城市的远景虽然很美好,但智慧城市建设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都还面临诸多难题,罔顾自身实际盲目跟风,并非理性选择。

具体来说,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隐忧:

其一,各地城市建设的基础参差不齐,如果缺乏顶层设计层面的科学规划和统筹布局,将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

其二,缺乏完整科学的标准体系,为不同城市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埋下了隐患,最终可能只建出一大批不能互联互通的信息孤岛;

其三,智慧城市建设周期较长,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负担和融资压力不容小觑。

此外,有一些中小城镇和欠发达地区,也对智慧城市建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也值得警惕。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基础设施、经济实力、科技水平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并在“智慧世博”“无线北京”等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将大大减少这些发达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成本。相较之下,一些欠发达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积极性可以理解,但不考虑基础条件就急于启动智慧城市项目,还需三思。

必须强调的是,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是用人的智慧和科学技术智慧地规划和管理城市,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它的终极目的,是以信息化的方式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让百姓共享改革成果。如果头脑发热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挤占了其他基础民生投入,甚至让地方政府和百姓债台高筑,无疑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范式和新战略,但越是在各地掀起建设热潮之时,决策者越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只有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行,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功能规划、地理环境特点等因素综合考量,才能理性判断是否应该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如何有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真正让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正能量”。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陈晓亮)
本文标签: 智慧城市, 城市化, 冷思考

相关文章

中国集群通信网,国内首家集群通信专业网站。

Copyright © Ptt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集群通信网 对讲机学堂 对讲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