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字号:默认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应急通信系统:快速应对突发事件实现有效救援

时间:2016-09-07 来源:网络 作者:不详 点击:

2014年8月,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由于此次地震破坏性极强,给当地带来重大破坏的同时,也给灾后救援带来了极大地困难,为了提前预防灾情或是灾害发生后及时展开救灾工作,建设一套全省的应急无线通信系统十分有必要。

应急无线通信是指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政府部门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是一种具有专用性、特殊性的通信机制。一个快速响应、全面高效的应急通信系统是降低损失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应急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全数字化处理技术,保证了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保密性,能够实现快捷、畅通、清晰的音视频通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话、网络等通信手段,但是当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现有的传统常规通信网络已经明显无法保障现场的通信,保证及时的指挥救援。

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汶川等多个县级重灾区通信系统全面阻断,昔日高效、便携的通信网络遭受毁灭性打击而陷入瘫痪。网通、电信、移动和联通四大运营商在灾区的互联网和通信链路全部中断。四川等地长途及本地话务量上升至日常10倍以上,成都联通的话务量达平时的7倍,短信是平时的两倍,加上断电造成传输中断,电话接通率是平常均值的一半,短信发送迟缓,整个灾区霎时成了“信息孤岛”。

因此,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的即时通信是一套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流通的网络,承担着及时、准确、畅通地传递第一手信息的“急先锋”角色,是政府部门正确指挥及时处置的中枢神经。

数字无线通信包含三个层次,即后方应急指挥中心,无线通信网,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其中无线通信网作为核心主干网,肩负着联通现场指挥中心与后方指挥中心的任务,确保现场视频、语音的及时回传,指挥调令的快速执行。

因此,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在通信内容上应该包括语音和视频,在通信网络上应该包括现场指挥网、核心传输网及后方指挥网。同时应急通信具有以下特点:

时间不确定

地点不确定

通信容量不确定

网络制式不确定

海能达应急通信系统能做到迅速布设网络,兼容多种通信制式,保障重要信息的传输,快速有效地指挥,同时确保相关信息的安全。

海能达应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以下特性:

小型化,这里的小型化并不是针对常规状态下的应急通信系统。常规情况下,系统是大区制的、广泛覆盖的,基站设备复杂,功能完善,可以满足工作要求。在特殊情况下,诸如地震、洪水、雪灾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面前,基础设施部分或全部受损,这时的应急通信设备需要具有小型化的特点,以便迅速运输、快速布设、节约能源;

快速部署,作为专用专网应急通信系统,应该具有能够快速布设的特点。在可预测的事件面前,通信量激增,为了防止公网瘫痪,要求专网通信设备必须能够快速搭建现场通信环境;

快速恢复,在应急情景下,IP链路无法随时有效的进行连接,导致通讯中断;应急通信系统具有卫星链路备份功能,在IP链路无法连接的情况下,可使用卫星链路进行连接,确保通讯畅通无阻;海能达应急通信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在设备损毁的情况下可根据设备模块单元迅速清查问题,给予修复,快速恢复系统的通讯功能。

节能型,由于某些应急场合电力供应不健全,完全依靠电池供电会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应急系统应该尽可能地节省电源,满足系统长时间、稳定的工作;

移动性,指挥调度中心可以随时接入到应急系统中。指挥调度中心可以达到指挥调度车辆、飞机,小到笔记本电脑、PDA等移动设备,利用无线链路远程监控整个系统;

简单易操作,应急通信系统要求设备简单、易操作、易维护,能够快速的建立、部署、组网。操作界面友好、直观,硬件系统连接端口越少越好。所有接口标准化、模块化,并能兼容现有的各种通信系统。

海能达系统建设方案

海能达无线数字应急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语音指挥调度与视频传输两个功能模块组成。其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系统建设时可按照固定的无线数字语音系统和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进行设计。

海能达无线数字语音通信方案

针对日常管理的通信要求,建设多个数字集群基站,各基站间采用有线网络进行互联。

建立PDT数字集群后,可实现多种呼叫功能,包括单呼、组呼、全呼等,系统采用双时隙,在12.5KHz带宽内可实现双路通话,相比与模拟通信系统25KHz一路通话来说,频谱利用率提高了4倍,并且还具有短消息,GPS数据上传等多种数据业务。该数字集群系统功能强大、可针对客户的需求灵活配置。

无线语音系统与有线电话系统进行互联,可实现有线与无线语音互通,指挥中心座席可通过地图或语音调度软件一键式与无线手台进行语音通话,无线手台通过拨号与中心座席人员通话,通话过程全程录音。

应急事件语音/GPS应用

当出现应急事件时,现场公共网络无法使用,可充分利用专网语音通信,进行指挥调度处理应急事件。

指挥中心座席可通过有线进行个呼、组呼无线车台/手台,可组成三方通话(手机/电话+座席+无线手台/车台),保证现场与中心之间指挥调度语音通信。

PDT系统手台具备GPS定位功能,当公网不能使用时,通过手台GPS定位可以把现场人员或周边增援力量的位置信息及时显示到GIS地理信息系统上,指挥中心可准确、快速进行力量调度及指令下达。

系统的组网十分灵活,可采用多种链路方式进行基站间的互联互通,其网络拓扑图如下:

系统网络拓扑图

海能达应急视频通信指挥方案

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主要完成现场应急指挥通信网的快速组建,实现现场音视频无线通信、可视化指挥调度,以及与后方指挥中心的实时通信等(可以将音频与图像上传到接收基站,通过有线链路回传至指挥中心,为领导提供指挥决策需要的实时现场图像)。具体为:

快速组建现场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包括现场临时指挥部、通信单兵、移动通信车,为现场抢险救援人员提供音视频指挥服务;做到现场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与后方指挥中心音视频的指挥通信畅通无阻;设备稳定可靠,确保在关键时刻设备稳定可靠工作;设备操作简单,开机即可工作;内置供电设备,可满足野外作业要求;设备小巧,满足车载应用和搬移应用。 

功能应用

应用场景一:

现场单兵图像可先传至应急通信车处,进行现场的可视化调度指挥,同时在现场具备3G网络的情况下,可将现场图像通过3G网络传至后方指挥中心进行远程调度指挥。

 

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应用场景图一

应用场景二:

现场单兵图像可先传至应急通信车处,进行现场的可视化调度指挥,同时在现场具备视频专网的情况下,可将现场图像通过专网传至后方指挥中心进行远程调度指挥。

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应用场景图二

应用场景三:

现场单兵图像可先传至应急通信车处,进行现场的可视化调度指挥,在现场具备公网和专网的情况下,可将现场图像通过卫星设备传至后方指挥中心进行远程调度指挥。

快速建立现场通信指挥系统:现场处理人员与单兵之间可以互通;现场处理

人员和单兵可向通讯指挥车内的现场指挥员汇报现场情况;单兵将拍摄的图像信号上传到通讯指挥车,现场指挥员根据收集的音视频信号进行现场指挥调度。

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现场指挥员:现场指挥员在有集群信号覆盖区域可通过集群专网与指挥中心互通;在无集群信号覆盖区域可通过GSM链路与指挥中心互通;车载拍摄的图像信号和单兵上传的图像信号通过移动视频传输系统车载发射和基站接收或3G传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对现场指挥员进行远程指挥调度。

指挥中心对现场远程指挥调度:现场可以将语音信号和图像信号通过车传送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可以根据现场传回的音视频信号判断现场情况,必要时由现场调度员通过“一键”式快速连接,把指挥中心与现场进行链接,实现指挥中心直接调度现场的人员。

应急移动语音/GPS应用场景

应急通信与公网三方通话

现场对讲机之间互通;现场对讲机之间可使用单频点进行直通或者利用应急通讯指挥系统的中转台进行异频中转互通。

现场调度台与对讲机互通;调度台利用应急通讯指挥系统中的手咪和扬声器与现场对讲机进行互通。

调度台与指挥中心互通;在有集群信号覆盖的区域,调度台与指挥中心利用集群网络进行互通。在没有集群信号覆盖的区域,调度台与指挥中心利用GSM网络进行互通。

指挥中心可插入现场通话;应急通讯指挥系统设置插入状态,指挥中心通过应急通讯平台调度员“一键插入”功能实现和现场对讲机进行通话。

现场图像信号传回指挥中心;通过便携视频发射机将现场图像信号上传到应急通讯指挥系统的视频接收模块。在已经建立移动视频信号覆盖的区域使用车载视频发射机传回指挥中心,在没有视频覆盖区域使用3G或者卫星通讯传回指挥中心。

现场终端与公用电话/手机的互通;利用应急通讯指挥系统的中转台和GSM模块,现场终端可实现与公用电话/手机进行互通。

调度台对语音信号存储和回放;车载应急通讯指挥系统可对现场通话进行监听,并且可对现场语音信号进行实时存储和回放。

图像信号采集、存储和画面分割显示;调度台同时接收现场采集2路视频信号,存贮回放,画面分割显示等。

便携应用;系统内置电池和220V供电系统,可在户外高地或适合的楼内快速组建应急通信音视频指挥调度网。

通过音、视频的通信调度手段,在大型灾害发生时,可在现场迅速组网,将第一线情况通过音频、视频等手段传输回指挥中心,方便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指挥现场救灾,极大地丰富了增加的救灾的迅速性,丰富了救灾手段,提高了救灾队伍抢险救灾的效率,在雅安地震、云南泥石流等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通信保障作用。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李俊勇)
本文标签: 应急通信

相关文章

中国集群通信网,国内首家集群通信专业网站。

Copyright © Ptt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集群通信网 对讲机学堂 对讲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