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pttcn.net):不仅是数字化 宇视IP监控助渝江北机场管理提升(一) 5月19日消息,在国内一线机场的引领下,国内机场监控系统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数字化变革。数年来的技术探索,让机场客户以更加明确的态度来面对数字化监控系统:数字化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管理提升的手段。在此,我们以重庆江北机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与探索来探讨IP监控系统给机场管理所带来的提升。 项目背景介绍 重庆江北机场为国家未来规划的五大枢纽机场之一,为建设一套先进、安全、高效、灵活的安防系统整合机场监控资源,重庆机场管理集团从2010年开始就关注数字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并于2011年开始在T2航站楼安防系统建设中使用宇视IP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图1.重庆江北机场T2航站楼监控系统拓扑图 重庆机场T2航站楼视频监控完全采用IP方式承载,在各前端监控点部署视频编码器将监控摄像头的模拟信号转换为IP数字信号,通过IP承载网,将视频图像传送到监控中心进行集中管理;监控中心则通过视频解码器将图像呈现在大屏幕上,同时将图像集中存储。同时,各业务部门也通过弱电专用网络进行视频资源的调用,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灵活扩展。 统一管理、资源从离散走向集中 作为高风险对象安防场所,机场的视频监控系统纷繁复杂,仅仅在航站楼内就包含安检、行李、安防、公安等等不同的监控需求。模拟时代,为保证各业务系统的监控需求,往往都是独立建设,独立管理。各个监控系统成为信息孤岛,不仅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也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因此,在重庆江北机场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与客户反复探讨的也是采用何种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可以确保后续资源的无缝扩容,可以成为通用平台具备广泛的兼容性和升级能力。基于IP的监控系统成为机场用户的最佳选择。
在重庆江北机场的监控系统设计中,我们大胆的对系统架构和建设范围进行了调整。改变监控系统各业务部门独立建设的模式,有信息化部门进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建设统一的管理中心,整个安防系统当中的网络、存储、服务器等核心设备统一部署,将遍布机场各个区域的监控摄像机、门禁控制器、报警设备通过计算机网络统一传输至管理中心。在管理中心之外,设置四大监控中心和若干分控部门。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需求,调取需要查看的视频、门禁、报警资源,在监控中心通过客户端实现资源的整合和联动。通过统一的资源和管理界面支撑机场的业务和应用。 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建设 通过信息化部门对安防资源的统一管理,使多个业务系统的监控需求可以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建设,避免在同一个监控点重复部署多台摄像机、多路的传输链路、多份的管理平台和存储设备,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统一管理明确管理职责 通过架构创新明确了机场安防系统的管理职责。业务部门根据需要提出建设需求,信息化部门汇总需求进行统一建设,对管理中心设备进行集中维护,专业的服务队伍负责前端点位的安装和维护。避免出现业务部门的业务需求与信息化部门可提供的设备性能出现冲突。 •统一管理确保标准兼容 传统的机场安防系统采用独立建设的模式,各子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统一的标准和设备间的兼容性,给后续的集成工作带来诸多困难。经常会出现A区的门禁卡刷不开B区门的情况。通过统一的管理可以明确各系统建设的统一标准,确保后续各子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统一管理降低运维成本 在统一管理的架构下,由信息化部门配合服务机构实现所有安防资源的统一维护,各应用部门不需要再考虑运维投入。不仅节省设备、能耗、机房、运维人员投入,也提高了效率。 基于IP,安防资源从离散走向集中,支撑了重庆江北机场一次架构创新和管理创新。 IP存储、搭建统一管理平台 在机场监控系统的建设中,有一个问题一直颇具争议,就是存储技术的选择。传统机场在建设当中偏向选择可靠性高、价格昂贵的FC SAN存储设备。但是近年来同样基于SAN技术的IP SAN快速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到诸多行业当中。在不降低可靠性的前提下,建设成本和管理特性都优于传统的FC SAN存储。因此,FC SAN与IP SAN必然会出现竞争。 大规模存储设备诞生之初,IP传输技术尚未大规模普及,市场当中能同时兼顾速度、可靠性和成本的传输介质非光纤莫属。因此,基于光纤传输,存储设备经历一代又一代的发展。FC SAN也逐渐成为大规模存储应用的主流选择。 •FC SAN设备优点: 传输速率:FC SAN运行于光网络之上,传输速率可以达到4Gb/S。可以满足高速的写入和读取需求。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存储应用。 专业组网:FC SAN设备组件专用的光纤交换网络,不需要与其他应用公用传输链路,可以提供最佳的传输性能。 •FC SAN设备缺点: 开放性差:FC SAN基于更厂商独立的FC协议传输,没有行业统一标准。因此,在存储设备扩容过程中,难以实现标准扩容,只能基于某一厂商的设备进行扩容。 难以管理:由于采用私有协议搭建,FC SAN后续管理和维护需要依托厂商资源,或者投入大量成本雇用专业人员。无法实现与其他信息化系统的统一管理。 成本高昂:FC SAN不仅包含存储设备,还需要为存储系统单独构建光纤交换网络,同时FC SAN主要面对高端行业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FC SAN设备购买成本高昂。 兼容性差:FC SAN设备只能基于服务器转发的模式进行录像存储,虽然存储设备性能强大,但相应的流媒体服务器会成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工作效率低且难以扩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