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pttcn.net):一切辛苦都值得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无线电管控工作侧记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无线电管控指挥中心听取工作汇报 “纪念活动无线电管控任务圆满完成!”9月3日晚11点30分,当无线电管控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的话音刚落,一阵热烈的掌声随即在无线电管控指挥中心响起。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大家从座位上站起来,欣慰地笑着互致祝贺,整个指挥中心沸腾了。至此,为期4个多月的无线电管控任务圆满落幕。 在整个纪念活动期间,阅兵活动的核心区域电磁环境总体平稳有序,各类无线电通信设备工作正常,实现了零投诉、零干扰,为纪念活动的顺利举行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精心筹备 组织严密 圆满的结局来之不易。从4月初无线电管控组受领任务至今,全体管控人员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硬战中,制定总体方案和工作流程,召开多次无线电管控组工作会议,组织5次无线电管控实战演练。 无线电管控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牵头,军队、公安、民航、广电、武警以及京津冀辽4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等部门和单位组成,下设多个工作组,包括综合组、频率组、台站组等以及天津、河北、辽宁区域组。为了统一负责协调解决军地之间涉及纪念活动军地无线电管控的相关事宜,还成立了纪念活动军地无线电管控协调领导小组。 这次纪念活动相比历次重大活动所面临的电磁环境更为复杂,用频更加紧张,无线电保障难度更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高度重视,要求把无线电管控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4月23日,刘利华主持召开无线电管控组第一次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具体工作任务。5月25日上午,刘利华又亲赴纪念活动预设核心监测区域进行了现场调研,考察预设地点的监测点布设工作方案,详细了解周边电磁环境情况。 无线电台站管理等基础工作旋即开始,台站设备管理人员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组织专业力量,有序开展了无线电台站清理整顿、进场设备检测和标签发放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7月底8月初,无线电管控组的核心管控力量之一的无线电监测定位组人员、设备、车辆开始集结,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京外直属监测站、北京市无线电监测站,以及外地来京支援的技术力量陆续到位,技术人员126名。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对这些人员进行集中技术培训,并将其统筹分布于北京市范围内的固定监测站点、临时监测点和移动监测点。 8月3日下午,距离阅兵倒计时1个月之际,无线电管控工作誓师动员大会隆重召开。刘利华出席大会并作动员讲话。在全体参战人员的见证下,在肃穆的气氛中,工作人员代表郑重地从刘利华手中接过鲜艳的无线电管控红旗。随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副主任兼总工李景春带领全体管控人员庄严宣誓:服从指挥、恪尽职守、勇挑重担、努力拼搏、精心准备,准确操作,团结一心,全力以赴,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副局长谢存和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刘岩等的陪同下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8月4日、13日、15日、23日、31日,无线电管控组接连开展了5次技术演练。在每一次演练中,都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电磁环境变化,重点对阅兵用频进行保护性监测。刘利华高度重视演练工作,不仅全程参加了4日、15日的演练,在指挥部指挥了23日、31日的演练,还于8月15日演练开始前专程赴天安门广场周边监测点、现场监测车实地查看,详细了解演练准备情况,慰问一线工作人员。通过演练,无线电管控组及其所属各工作组不断熟悉环境、优化流程、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实战能力得以持续提高。 9月2日,纪念活动进入倒计时,无线电管控组全体人员迅速投入紧张备战状态。当晚,800余名管控人员和各类监测设备全员全装在岗到位。在完成最后10个境外媒体的无线设备检测和标签发放工作后,20:00时,负责无线电设备安检协查的工作人员进驻各安检点。21:00时,核心区各监测站点、车辆部署完毕,天津、河北、辽宁区域保障组在有关机场监测保障点就位。指挥中心一声令下,各保障要素立即开展对重要用频无线电信道的保护性监测和无线电设备安检核查。 在纪念活动期间,指挥中心没有收到干扰投诉,未发生恶意无线电干扰、插播和相关频率受扰情况。 “除了以往的频率管理、监测等常规管控工作外,这次管控工作还面临着打击‘伪基站’、‘黑广播’等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做好各项具体技术方案、预案和措施的细化和落实,提前梳理和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非常重要。我们按照既定方案和节点高效有序推进,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总结本次无线电管控技术工作时,李景春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军地联动 区域协作 8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无线电管理规定》。8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经商北京军区同意,分别发布纪念活动期间对北京市、河北省部分区域实施无线电管制的通告。8月25日,天津市无委办发布纪念活动期间加强无线电管控的通告。这些规定和通告的公开发布,为纪念活动期间无线电管控工作提供了法规依据,有利于保障纪念活动期间各项无线电业务所需的无线电频率资源,保证相关无线电台站和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无线电干扰,确保纪念活动安全、顺利举行。 “军地联动和区域协作,是本次无线电管控工作成功的关键。”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介绍说。据了解,此次纪念活动无线电管控工作是一次多部门多区域之间的配合,以北京地区无线电管理力量为主体,周边地区无线电管理机构大力协作,军地联动、统一部署、各负其责、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推进了无线电管控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副局长谢存,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刘岩、副主任兼总工李景春前往一线考察无线电管控工作 8月9日,在河北承德雾灵山上,来自河北省无线电管理局和承德无线电管理局的技术人员在晨曦中展开对干扰源的定位测向工作。雾灵山是燕山山脉的最高峰,各类短波、广播电台发射台较多,若有不良信号有可能直接干扰到天安门地区。“河北省环绕首都,地理位置特殊,境内无线电台站容易对阅兵活动用频产生干扰;此外,阅兵活动飞机起降大部分在河北境内,需要防范和打击各类无线电插播和恶意干扰等破坏活动。”河北省无线电管理局局长邵建华说。8月8日,河北区域保障组在石家庄召开誓师动员大会,与重点管控区域内40余家重要设台单位签订安全承诺书,将应急保障力量部署到京冀交界、交通便利位置,24小时待命,做好应急支援北京无线电管控实战工作的准备。 而在北京,牵头承担无线电管控指挥中心运行及保障、频率管理、监测定位、设备检测、后勤保障和宣传报道等重要职责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忙碌着。“自4月份以来,京内外600余名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完成了50多家部委及相关单位的数百条频率指配,对66420台设备进行了检测和设备发放,整合了京津冀辽无线电台站数据库,建设了无线电管控指挥中心,投入了近50个超短波固定监测站、短波固定监测站、卫星固定监测站和移动监测车对阅兵用频进行了保护性监测。”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主任刘岩告诉记者。 8月11日,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局组织召开了纪念活动无线电台站清理部署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设台单位要对管制范围内的无线电台站进行检查,完善设台信息资料,确保电台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规定要求;要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下对所属电台的管控。8月20日北京市发布管制通告后,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局在东城区、西城区和朝阳区部分街道广泛开展了无线电管制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并派出执法人员对管制区域内的45个街道进行了执法检查。同一时期,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等周边地区,也广泛开展了无线电台(站)的清理整顿工作,查处了一批非法台站,规范了设置台站和使用无线电频率的行为,有效地维护了电波秩序。 8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一行赴无线电管控指挥中心检查管控工作准备情况。张延昆指出,无线电管控工作与电力、通信保障一样,是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他希望无线电管控部门继续加强电磁环境监测,一经发现“伪基站”、“黑广播”等非法设台用频情况,及时通知北京市相关部门采取后续措施。他还现场表态,将立刻安排有关部门协助解决管控组反映的具体问题。 无私奉献 为使命而战 8月28日,决战前夕,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干部要践行‘忠诚勤善精准致远’的核心价值理念,冲锋在前,要为使命而战,拿出百分之百的精神做好最后一个阶段的收口工作,遇有突发情况能够立即响应,坚决完成纪念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充分展现无线电技术管理‘国家队’的实力和风采。”党委书记薛永刚说。 “明天记得让儿子看阅兵,告诉他爸爸虽然不在电视里,但也参与了。”深圳监测站的唐艺伦在阅兵前夜给自己的爱人发了一条短信。在这次阅兵活动无线电安全管控工作中,像唐艺伦这样的幕后英雄比比皆是。 无线电管控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9月1日,距离活动举办还有两天的时间,核心区电子设备的电磁泄漏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黄标带领3组技术人员,与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一起,从下午2点开始,在天安门周边开展无间断监测,一直工作到凌晨2点多。最终获取了详实的数据,向有关部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决策参考。
无线电管控组技术人员对核心区电子设备电磁泄露问题进行无间断监测 除了艰巨的技术任务,无线电管控工作中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交流无处不在。阅兵活动之前,由无线电检测中心100多名年轻工程师组成的设备安检团队,入驻纪念活动的50多个安检点,对包括外国政要、国内外媒体、观礼嘉宾和工作人员在内的5万余人、2000余辆车实施无线电设备检查,严防未经授权的无线电设备进入纪念活动区域,把好了无线电管控的第一道关。由于设备多、人流大、时间紧,这要求参与的安检人员不仅技术精湛,能精准发现、识别未授权设备,还要耐心细致地与设备持有人沟通、交流,高效处理紧急情况。世纪坛安检点,作为国内外媒体的集中安检口,设备多,任务重,安检时间最长。无线电检测中心副总工刘晓勇带领8名安检小组成员,在这个岗位上无间断、高强度地工作了14个小时,将近百台未贴标设备拦截在核心区外。“设备安检工作是无线电管控的第一道关,严守这道关,就能从源头上减少无线电干扰的产生。”无线电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王俊峰说。 这是一次实战,也是一次练兵。每一次练兵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务求打一仗积累一次经验,通过做好保障工作的总结,固化经验,改进不足,完善制度,再接再厉,打赢未来的每一场战斗。”刘利华在纪念活动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后这样强调。 事实上,对于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无线电监测人员来说,参加此次无线电管控工作的收获都远大于付出。 来自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成都监测站的开发团队负责开发此次管控任务的指挥调度系统。从4月份接到任务,到9月3日活动圆满结束,这个7人团队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攻关,自主研发出无线电监测联网系统,解决了不同厂商设备、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了监测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有力支撑了无线电管控指挥调度的高效运转。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们在喜悦之余又有了新的目标。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系统尽管运转顺利,但是要想支撑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回去后还要继续加紧研究开发。”没有人知道,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团队克服了太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心里藏着太多对家人的愧疚。而唯一享受到回家“福利”的李询,却是因为生病做手术,她把医生建议休息的一个月假期缩减到两周。“心里放不下,想着要尽快赶回来。”
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在无线电管控组指挥中心工作 这次参加无线电管控工作的多数都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在繁重的任务面前,没有抱怨,没有退缩,在纪念活动中构筑起一道坚固的无线电安全防线。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夯实技术基础,从7月初开始,我们的午休时间基本都用于练习操作设备了,没有环境就创造环境。”由于担负着核心区重要监测点的监测任务,刘大勇带领组员把北京监测站办公楼大堂的一个乒乓球台桌当做阵地,架起了临时监测工作台,抓紧每一点时间熟悉监测系统的运行,为不熟悉设备的队员进行培训。 喜欢钻研技术的深圳监测站郝才勇一直从事卫星业务方面的工作,这次被分在应急保障组,主要负责技术指导、信号分析和处理等。对于此次参加保障活动,他十分激动,因为不仅能为纪念活动尽一份力,又有了一个了解短波、超短波业务的实践机会。郝才勇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活动结束后,他很高兴地说,自己收获非常大,从长期工作在内蒙古监测一线的同事那里学到了实战技能,并开始深度思考如何在干扰查处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 任务的圆满完成让人欣喜。然而,对于乌鲁木齐监测站的张宁来说,有一幕场景却让他深受震撼,久久难忘。“我们的监测位置是在受阅的150多辆重型坦克和装甲车回撤的路上,当这些威武的荷枪实弹的将士们经过时,看到站在无线电监测车旁边的我们,他们认真地对着我们敬礼致意。那一刻,让我们觉得,有他们的认可,一切辛苦都值得!”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张大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