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字号:默认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回顾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及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建设

时间:2015-06-17 来源:中国集群通信网 作者:徐宝国 点击:

渔业作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途径之一,自古以来,都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古时,人们出海打渔前,除了整修渔船、网具,还要“观云看海”,预测天气、推断渔汛信息;如今,只有借助各类先进信息设备,现代渔民才能在辽阔海域里开始真正的“耕海牧渔”。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必要手段,渔业自然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已经在渔业安全生产、行政管理和渔政执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渔业管理信息网络由中国渔政指挥中心主体构建,几年来,通过规划、组织和指导建设,逐渐成形,包括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全国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南沙渔业船舶船位监测系统等项目,覆盖各地渔业部门,其中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等地开展的渔船安全救助通信、信息系统建设,成效显著,成为亮点。

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渔政管理的中枢神经

为提高渔政管理效率,规范渔业行政行为,2005年,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开始筹建,2008年起在全国推广应用,五年多的积累使得该系统已成为渔政管理的中枢系统,包括联接全国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联系部分渔政船、渔港、各级渔政执法机构和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的指挥通信系统;办理渔船审批、渔船检验监督、渔政执法、渔业安全应急、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养殖信息等管理业务的综合办公软件系统。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推广应用,系统用户总数达16575个,在线用户10109个,各类数据40多万条。捕捞许可、养殖证管理,执法检查与处罚信息管理等相关业务实现了实时动态的计算机规范化管理,其中,捕捞许可证录入数据179600多条,占全国捕捞许可证总数的99%,73%的捕捞许可证已经利用系统换发新证。自1998年,国家对海洋捕捞业实施“船只与马力指标双控制”的管理措施,即俗称的“双控管理”以来,由于马力和船只指标的分地设置,出现很多“异地挂靠渔船”,造成船籍港渔政部门和挂靠地渔政部门两不管现象严重。新证增设的二维防伪码,包含固定信息,改变了原来各地单机版的审发模式,由中国渔政指挥系统统一发放,不仅优化了地方渔政部门在渔船和马力指标转移上的审批权,而且填补了监管漏洞,使“双控管理”实现切实可行,也有利于逐步解决多年来的“异地挂靠渔船”现象。

无论是前期的建设、中期的管理,还是后期的技术维护和革新,信息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初设、招标、建设和试运行等环节更凝聚着众人的汗水和心血。正是因为一支专业渔业信息化队伍,有了覆盖全国渔政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网络平台,渔业安全生产的应急处置能力才得到提高,岸台通信距离和覆盖范围扩大,渔政执法、防抗台风、海难救助的通信能力显著增强;开发的全国统一的业务管理软件使渔业相关审批业务由手工流程向电子流程转化,相关的审批流程和管理制度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得到修订完善,推动了各地渔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全国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海洋捕捞业的海上保护神

从事海洋捕捞的渔民置身海上,面临滔天巨浪、多变天气、洋流等众多未测的环境变数,风险很大,一旦处于危险境遇,求救通讯线路是否畅通,报告事故位置能否准确及时,将决定着救助工作的成败。

以前我国渔业海洋通信特别是群众通信主要建立在短波、超短波通信阶段。我国短波通信岸台多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电台功率小、设备陈旧加上管理不力,频率使用混乱,频率间干扰严重,严重影响通话效果。超短波通信网络虽然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但通信设备大多于上世纪30年代生产,技术含量低,服务性能差,早已无法适应现时需要。目前,我国渔船数量世界第一,发展渔业通信手段,提高我国渔业安全通信水平,保障渔业生产有效进行,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2005年,国家投资4000多万元,整合现有通信网络资源,建立全国统一的渔业安全通信网,以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于是短波通信网、近海渔业安全救助通信网、渔业船舶船位监测网及与中国电信共同推动建设海洋渔业CDMA移动通信网的“四网合一”系统新鲜出炉。

至今,短波通信网在全国选择了14个岸台进行设备更新建设,作为国家级岸台,实行24小时不间断守听值班,为我国6万多艘装备短波单边带电台的远海作业渔船提供安全通信保障。每个岸台的服务对象也从过去岸台辖区内渔船扩大到通信距离覆盖范围内所有渔船。近海渔业安全通信网将原有121座岸台调整为78座,实行无人值守,增加船位监测功能,岸台通信距离扩大到50海里~100海里,为近海作业的17万多艘渔船提供通信服务。目前已有近3万艘渔船安装与网络配套的新型对讲机。渔业船舶船位监测网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国际海事卫星系统、ARGOS系统等卫星系统开发渔船船位动态监测软件,建设15个陆地监测中心,对渔政船、远洋渔船、特殊水域作业渔船实施监测和指挥,全国已有17000多艘渔船安装了卫星监测设备。海洋渔业CDMA移动通信网利用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在渔船上推广渔业CDMA移动通信终端设备,解决近海50多万艘小型近海渔船的通信问题,目前已有近10万艘渔船配备了渔用手机。在建设全国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的同时,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指导各地开展渔船安全监管系统建设,浙江、福建已经初步建成渔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江苏、广东、山东等地也积极开展试点建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渔港视频监控系统、渔船射频进出港系统等信息系统也逐步在渔业推广应用,近2万艘渔船配备了AIS设备。经过几年的建设,全国已初步形成了的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四网合一”平台,融合传统短波、超短波通信及卫星、移动通信等现代通信方式,辅以船舶自动识别(AIS)、无线射频识别(RFID)、渔港视频监控、应急视频会议等技术手段的渔船监管和安全通信保障体系,成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和预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安渔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

为了保障全国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正常运行,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始终不断加强岸台维护和渔业无线电管理工作,建章立制,形成了岸台维护长效机制。制订了全国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短波网、超短波网管理办法、岸台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渔业部门及值班人员岸台维护职责。同时,加强渔船通信设备的管理和推广工作。制订了《渔业船用调频无线电话机(27.5~39.5MHz)通用技术规范(试行)》和《全国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CDMA通信系统技术规范(试行)》等标准。从2007年~2009年连续3年对渔民配备新型渔用对讲机进行补贴,2007年、2009年该补贴均被农业部列为为农民办理的实事之一。加强培训,提高岸台值班人员素质。2005年~2009年间,共开展了4期培训班,对200多名岸台和渔政船通信人员进行了培训。根据2009年调查统计,2009年,全国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岸台共处理遇险、求救信号1507次,救助船舶390艘次,救助人员4199人次,挽回经济损失7459.6万元,播发气象、航行报警8428次,开展渔民日常通信业务45760次,被广大渔民誉为“海上保护神”。

升级网络———渔民方便安全的信息路

安全生产、渔船信息、航行时的海况,都必须建立在真实、及时、准确的信息统计基础之上,如果数据失真,不仅影响到国家对渔业情况的了解,而且影响到规划的科学性、建设的合理性甚至救援的及时性。现代化信息网络要求利用各种资源,为广大渔船渔民提供海洋天气预报和渔业信息综合服务,建设渔港安全监控系统、渔业船舶动态监测系统和应急视频会议系统,加快渔业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提高渔业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参与过渔政管理网络构建和维护工作的人喜欢将自己比喻成“救火队”和“筑路人”,在他们看来,某一次信息端口故障,可能会堵住成百上千个正在检索渔业信息或申办证件的渔民;某一阵数据传递,可能能解决地方渔业管理多年未解决的问题;某一个求救信号,可能是事故发生时,求救者最后的希望……

2007年11月20日~27日,24、25号强热带风暴“米娜”、“海贝斯”,遥相呼应,轮番袭击我国南海海域,美济礁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部分海面浪高7米~8米,导致海南、广东在南沙、西沙海域作业的40艘渔船,878名渔民,遭遇不同程度的危害,不得不就近在南沙7个礁盘及西沙4个岛内避风。中国渔政302船,在得到求救信号后,联合交通部门及时组织,实施了为期10天的救助行动。那次事件中,抗台救灾指挥中心利用南沙渔业船舶船位监测系统,发布南沙海域信息350多条,指令80多次,为救护船只的调度和安全返航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信息传递技术以外,渔政管理网络的完善,还依赖于渔业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的开发,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处理工作,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使信息实现“再生”。现代渔业信息的采集和加工,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各类渔业信息进行高效、准确的记录和深层次的加工,通过数据交换、加工后,信息产品可为渔业从业人员提供各种检索服务,形成系统化的网络资源,以供检索、查询,最终达到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化。这决定着信息服务工作极其复杂,工作量大,虽然人手有限,但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渔业“信息高速路”,中国渔政指挥中心积极与地方沟通,采纳先进经验,规范信息管理,继续开展了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渔政管理信息系统,制订信息标准,整合信息资源,加快推进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络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渔业的应用,提高渔政执法和渔业安全生产监管能力,推动了渔业现代化建设。

渔业信息化是优化渔业生产资源配置、推动传统渔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新动力,是推进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提高渔业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渔业信息化建设,提高渔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渔业生产和管理现代化,是渔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渔政渔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渔业,实现渔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陈晓亮)

中国集群通信网,国内首家集群通信专业网站。

Copyright © Ptt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集群通信网 对讲机学堂 对讲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