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pttcn.net):业余无线电的多种玩法——“追星族” 星,说的是业余通信卫星和其他带有业余无线电设备的航天器。 “追星族”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中把打交道的对象延伸到地球以外乃至无穷空间的一个群体。 他们通过业余卫星进行远程联络,与国际空间站或者航天机组的宇航员直接对话,把电波打到月球表面再反射到地球的另一点实现“地一月一地( EME)”通信,乃至自己设计、制造卫星;也有一部分追星族用自己的业余无线电技术追踪火星探测器信号、对遥远的宇宙进行射电天文观测。 业余无线电追星族对人类空间通信做出了不少贡献。 1957年苏联发射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只带有一部信标发射机,是美国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首先提出了在卫星上安装无线电转发器来延长地面通信距离的设想。 后来当商业界认为只有地球同步卫星才有价值的时候,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对低成本的低轨卫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为现代低轨卫星的星座通信系统打好了基础。 在我国,首先与航天器实现天地联络的也是业余无线电的追星族。 1997年清华大学集体业余电台BY1QH组织清华附中学生参加美国宇航局和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组织的SAREX活动,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宇航员进行了直接通话,不久北京、广州、山东、江苏等地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也通过自己的业余电台与航天飞机和前苏联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语音和数字通信。
1997年清华大学集体业余电台BY1QH组织清华附中学生参加SAREX活动。这是我国最早和宇航员进行的直接通话。 2007年南京市22中业余电台BY4RRR组织学生首次与国际空间站ISS宇航员通信成功。 继全世界发射一百多颗业余无线电卫星后,我国于2009年12月成功发射了希望一号业余卫星,星载通信部分的设计主要由业余无线电爱好者BA1DU负责。
我国第一颗业余无线电通信卫星-希望一号。自2008年12月升空以来,工作正常。 两岸四地的青少年曾通过这颗卫星开展了互叙友谊的通信活动。这种面向业余无线电简陋地面设备的卫星只要用普通手持对讲机就可以与两干公里以外的友台通信,不失为突发重大灾害时向外界报出灾情的一种后备手段。
2010年春节两岸四地青少年通过希望号业余卫星欢聚堂。图为南京三中BY4RRR会场。右上为该校的业余电台天线。
香港业余无线电爱好宅VR2GY和VR2VBU通过希望号业余卫星和日本友台通话。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陈晓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