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pttcn.net):住宅小区安装私家摄像头监视了谁家隐私? > 四楼住户安了摄像头监控车位,楼下邻居感觉被“监视”,小小一个摄像头,引发争议和思考 一个摄像头,在小区里引发争论,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一个摄像头的信任调查 7月26日上午,来到王女士家小区,在楼下,抬头便看到一单元四楼窗外,伸出一个长支架,一个黑色摄像头安装在上边,和支架大约成60°的角。记者按下四楼的门铃,没人回应。 “楼上的邻居是去年才搬来的,男主人挺年轻,姓刘。”王女士说,今年4月份,当她打开北面的阳台窗户后,抬头就看见楼上伸出来一个支架,一个摄像头对准了自己。“我坐到我家客厅沙发上,也能看见这个摄像头。”这个现象让王女士一直提心吊胆,她一边安慰自己不要在意,但心里总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别扭,觉得自己和家人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下。 虽然心里很不舒服,但王女士碍于邻里情面,并没直接去问楼上的小刘。“我跟家人说过,他们都说我想多了,邻居不可能专门安个摄像头盯着咱家啊,我想也是,但是我在网上查过,这种摄像头可以旋转任意的角度,还有夜间红外设备,万一……”王女士没有继续说下去。看得出来,她对这个摄像头耿耿于怀。 站在王女士家楼下,记者看到,该单元四楼最东边北外墙上安的这个摄像头,视野对准的的确是楼下。小区基本都是六层高的楼房,物业在楼宇之间的空地上划出了停车位。 此外,小区其他人对这个摄像头也有顾虑,纷纷表示不信任。对面楼的何女士也认为,自己并不认识这位住户,自从他安了摄像头后,自己走在楼下的时间、同行者、甚至走路的模样等都被录下,很不自在。由于担心影响邻居关系,她只向物业反映过,希望刘先生能将摄像头拆除。 随后,一位住在对楼四层的住户也表示,摄像头如果进行360度旋转,镜头一旦对准自己家窗户,个人空间会全被录下,很没有安全感。“安装之前应该问问大伙儿的意见啊,或者应由物业统一管理。”这位住户说道。 随后,再次试图联系这家的住户,没有得到回应,敲门也没人开。据王女士说,楼上的邻居有点“神出鬼没”,不知道是什么职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记者从物业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确实有不少住户来反映过四楼刘先生家安装摄像头的事儿。他们之前进行过了解,刘先生说,自己价值不菲的爱车停在楼下的车位时,曾被划伤好几次。“他说喷漆花了不少钱,不知道得罪了谁,忍无可忍才安的摄像头,也没有想要监控其他邻居的心思。”物业工作人员说,他们多次联系刘先生也没回应,此事也就一直拖着没解决。 一个摄像头的成本调查 为了弄清安装监控摄像头的大概花费,下午,来到省城南内环街,走访了多家大型数码电子商城。在一家监控设备销售店铺前,记者看到,柜台里大大小小的摄像头品种繁多。而在店里开启的一台电脑显示器上,的多角度影像已被摄像头拍摄到,行为举止全被监控了。 一位店员热情地给介绍产品,他说,根据镜头清晰度不同,摄像头的价格从50元到800元不等,如果要购买更加专业的全套配备,包含硬盘、录像机等,则上千元或几千元不等。此外,店里除了有带红外夜视功能的大摄像头外,一些“隐形”摄像头也随处可见。 “监控摄像头只能监控,不能防盗或者报警,你要在四楼安装监控停车位的话,一般选择3.6mm的镜头就可以,或者6mm的也行,要带红外夜视功能,然后接在自家电视上,需再配一个硬盘录像机。”店员耐心地给介绍,这样一套设备算下来,500元就能买到全套产品。店员介绍说,一般来购买监控设备的买主,基本都是单位和企业,但也有不少私人买主,目的主要是为了家中防盗和安全。而监控设备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实时监控,不录存,供专业人员实时监看;而另一种则是带有录像功能,多在公共场所被采用。 发现,监控设备不仅在市面上非常容易买到,而且在淘宝网上,只要输入“监视器摄像头”,立即就会出现536个相关产品,价位在7.8元到1380元不等,而“监视器摄像头套装”则有153个产品,价位在245元到11999元不等。不少商家连同监控,防盗报警、门禁、考勤等一同销售,产品种类齐全、型号繁多。根据买家的需求,商家还有配套的同城售后服务,可登门帮买家安装、调试监控。 一个摄像头的法规调查 针对王女士的疑虑,咨询了省城华闻律师事务所的彭律师,他表示:三楼住户王女士和其他邻居既然对于监控摄像头有顾虑,他们有权利要求四楼住户调出全部摄像头监控视频,确认摄像头监控的范围,排除疑虑。当然,这样的行为需要和安装摄像头的住户进行合理沟通,也可以报警,请警察协助。 由于目前国家尚没有专门的法规条款对监控设备的安装进行规范,彭律师指出,在卫生间、宿舍等私密场所不允许安装摄像头,而且在室外安装摄像头,不允许对着别人家的窗户、浴室。如果当事人的监控范围一旦涉及别人的隐私,拍摄范围对住其他住户的门、窗等地方,该行为已由对公共场所的监控转化成对特定住户、特定人员的窥视,那就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如果还将影像等资料对外公布,就侵犯了别人的肖像权,就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一旦发现有这种行为,可要求当事人改正,还可以依据民法相关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当事人道歉、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