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pttcn.net):开眼访谈:华为基层涨薪的背后真相如何?
笔者按:华为近期给基层涨薪闹的沸沸扬扬,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给基层加薪?这次加薪的目的何在?又想达到什么效果?开眼特意采访了传说中的大神——华为十大内耗问题浅析的作者张运辉,让我们来共同分享大神的精彩分析。
开眼:4G发牌在即,华为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给基层加薪?
张运辉: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1)华为上半年销售额增长11个点左右,达到1100亿人民币,销售额增长一般,但利润增长非常大,口头传播的说法是上半年净利润接近去年全年的153亿,利润多的有点吓人,连运营商和供应商都酸溜溜的。当然了,书面上为了下半年综合考虑,只说了净利润大概在80亿左右(7~8个点的销售额)。所以华为也具备了这个加薪的资金条件。
2)大环境上看,目前国内水泥,钢铁,铜,铝、玻璃、煤炭等大部分行业都产能过剩,经济形势有继续下探的可能。国家为了保持GDP不低于7%,肯定要有新的激励产业,信息产业就是未来需要国家关注的。
不久前工信部说,信息产业未来会成为继房地产,汽车后支撑消费的大产业,这话一出,把小伙伴们都吓傻了。房地产每年带动8万亿左右消费,汽车产业大概6万亿,信息产业现在就好比是2002年的房地产,这么巨大的市场空间将会带来通信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通信的年增长速度都会保持在20%以上,各路英雄豪杰都在摩拳擦掌。华为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大战前快速优化组织,做好激励,相当于在大战前给士兵加满油,准备“血战台儿庄“。
开眼:华为这次加薪的目的何在?又想达到什么效果?
张运辉:1)这次基层加薪还有个提法,就是基层后续减少配股,降低年终奖数额。以前华为员工工资仅仅占总薪酬包的一半,剩下一半是分红和年终奖。这次改变后,华为薪酬表面上的竞争力是增强了的,毕竟基本工资大幅度提升。
所以很多人说这是“朝三暮四“,就是把以前年终奖的钱拿到了前面来发,总数额是不变的。
2)第二个原因是华为在通过这次基层调薪,优化组织身材。我们统计发现,华为人力结构一直是个金字塔型,18级以上大概占到5~10%,15~17级别占35~40%,13/14占比45~55%。
我们假设华为年均招聘大学生20000人左右,一般这两万人工作五年后只会剩下10%左右,即2000人,另外90%的18000人会逐步离职。后面新招的人会继续这个“1+9”模式,最后就是沉淀下来的少部分老员工作为干部和专家,来带领不断更新的新员工。
留下来的2000人中,他们能力未必是最强的,也未必是最有想法的,但一定是最符合华为要求的,最符合华为要求的就是最能吃苦的。早期华为大规模扩张时期,13/14通过不断加入新员工即可保持底座的厚重,虽然中间层离职率没有假设这么高,但基本能保持金字塔型。
但后来扩张速度下降后,金字塔型逐渐转未变橄榄型,这就不利于华为的战斗力提升。华为技术上真正做到一流的还不多,所以主要还是借鉴参考,这个时候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更适合华为。所以这次华为增加基层的薪酬,主要就是为了瘦腰强腿,瘦腰就是通过薪酬倒挂,末位淘汰等优化15~17级比例,强腿就是强化基层的力量,把橄榄型组织重塑成金字塔型,最终让华为保持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身材。
3)最后一个原因可能和华为未来的股票策略有关系了,以前华为年薪中一半以上是年终奖和分红,随着虚拟受限股总数的增加,和企业利润率的下降,分红比例越来越低,对大家的激励作用越来越弱。对新员工来说,股票也逐渐沦为鸡肋。
华为这次把降低配股和分红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分红退出激励总包后,后续分红收益率也会继续降低。这一点在任正非2012年4月份的讲话中也提到,就是后续逐步降低分红,把利润拿来做奖金,激励奋斗在一线的人。提薪的同时降低了分红和奖金,则说明了华为激励模式的巨大改变,后续分红很可能不会是华为的主要激励模式,分红也将逐步成为真正的投资收益,后续年终奖可能也是几个月的工资,华为也将成为一个普通的巨型企业。
开眼:中兴近期在做股权激励,为什么不能跟华为一样给基层加薪?是现金流跟不起吗?
张运辉:我离开华为后做过段时间管理咨询,我经常遇到一些老板,一谈到加薪就说没钱,要么就是说就算加了,没有效果怎么办,不是白浪费了么。我就跟老板说,如果我们不能分现在的钱,那我们就分未来的钱。
中兴的股权激励就是这个思路,中兴去年巨亏,今年勉强盈利,那点盈利对那么大的摊子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中兴的薪酬竞争力在业界已经算靠后的了。在这种环境下,中兴推出了期权激励,期权就是给你一部分股票,以后股价涨了,你就获得涨价的部分,如果股价不涨,那就算了,这就是分未来的钱的方式。
分未来的钱除了期权激励外,还有就是盈利提成,比如年底你达到多少净利润,精英团队或员工就可以拿多少提成,这也是分未来的钱的方式。我们遇到一些创业公司,从华为挖了一些人,他们过去后年薪是下降的,但创业公司给华为人有利润分成,这样就有了一些吸引力。尤其对一些喜欢挑战的人。
网上有人调侃中兴的股权激励,说华为是瘦腰强腿,中兴是瘦腿强腰。个人觉得中兴可能也是分步骤完成这个激励过程,先从干部做起。毛泽东都说,革命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要素。干部稳定下来后,再来稳定骨干,毕竟中兴没那么多利润,也没那么多预期可分,最后只好钢只能用在刀刃上。另外中兴还有安居房,这也是十分有竞争力的。
中兴从陈建州担任执行副总裁以来,在人力资源和组织激励方面,还是有条不紊地做了不少工作的,陈也是个懂组织的人,中兴的面貌因此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在4G时代,相信中兴也会重新焕发青春,成为华为的强劲竞争对手。
开眼:华为手机P6最近卖得挺火,怎么看设备商做手机?是否比其他厂商更有优势?你看好这块的未来发展吗?
张运辉:我以前用的是IPONE4,IPONE4后来渗入了些水,除了些小问题,所以一直想换个手机,后来就一直等IP5出来。IP5出来后,我发现就是脸拉长了,其他对我来说都差不多,于是赶紧买了个NOET2,至少屏幕大很多。据说IP5出来后,NOETE2销量大幅度提升,因为靴子落地了嘛。
我老婆用的是盖世S,前段时间帮朋友又买了个盖世3,我把三星这三个白色的手机并排放在一起,他们就是一俄罗斯套娃,他们之间除了大小不同外,其他没什么区别。对于我这样已经用过三星手机的人来说,肯定不会去买这个套娃的了。
从这里可以发现,苹果错过了大屏,一蹶不振,至今还在固执地玩小屏;三星虽然捕捉到了大屏幕,但感觉过于保守,玩来玩去都一个样子,也一直是塑料外壳,盖世S还发热严重,连我的NOET2都不如。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家都会犯严重的错误,在牛逼的人和再成功的企业都会犯严重错误,别人犯错误就是后来者的机会。
华为P6在苹果三星跌落时刻出场,可以说是余承东撞到了个好机会。对我这手机外行来说,P6金属外壳很厚重,完全继承了苹果的风格,屏幕很大可以尽情上网,也很薄,这对大多数我这种上上网的人就够了。
我后来特地去商店里看了下P6,确实不错,虽然P6被人认为是拍扁放大的山寨IPONE4,但拍扁放大就能满足客户需要,有什么不可以呢。如果我短时间内换手机,肯定换P6。
P6的热销除了余承东装了大运外,和他的努力也不无关系,据说他每天工作到深夜,不辞劳苦地推销手机。感觉余承东就像个不辞劳苦的小蜜蜂,不断地去冲,不断地去尝试,可能方法未必是最好的,但总有一次会撞上的,在这里也向余承东表示敬意。
我的预判是华为P6还是会获得很好的销量的。但华为的企业基因是屌丝文化,这也决定了华为很难推出真正引领世界的大产品,像IPONE4或盖世三这种就很难。
我一朋友一直是华为供应商,他说从他打交道的各层级华为人来看,尤其是研发人,很少有穿名牌的,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名牌,这一点上就导致了华为在终端的设计和选择上不够艺术化,不会深刻理解高端需求。毕竟消费产品不同于主设备,除了更薄,更轻外,还需要能更让大家喜欢,这个大家喜欢显然不是吊丝能理解的的。贾府的焦大是很难讨林妹妹欢心的。
所以在华为做手机这一点上,我觉得华为将会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手机供应商,也会捕捉到一两个很好的机会,比如P6,但不会是成为最出色的的那个,也不会出现让人惊艳的产品。
开眼:目前联想已经超过惠普,成为世界第一大PC厂商。华为离爱立信的距离还有多远?有成为世界第一的机会吗?为什么?
张运辉:华为总销售额应该2012年就应该已经超过爱立信了,因为华为还有手机和企业网和配套。但爱立信把手机业务彻底放弃了,聚焦在无线主业务上,华为在这个主业务上可能会有一两次小的领先,比如分布式基站,但总体上华为离爱立信还有很大距离。
华为98年刚开始搞无线的时候,当时海南有台诺基亚或者爱立信的基站,华为各个领域的同志带着扳手,示波器,钱流表之类的就去了。华为的无线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搞起,每次爱立信出了什么产品,华为都会去学习模仿。华为也在瑞典爱立信旁边贴身建设了一个研究所,方便和爱立信人交流。
华为内部也找了很多爱立信的专家,包括技术的和组织运营的。很多组织运营方面的专家是爱立信直接退休的。华为现在推广的PDU产品开发单元的矩阵组织模式就是完全来自爱立信。华为对爱立信的亦步亦趋,和中兴对华为亦步亦趋是一样的
爱立信在2000年左右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业绩大幅度下滑,差点就完蛋了。爱立信总裁卫斯翰来了后搞了个卓越运营,人员裁掉一半,非核心业务全都扔掉,比如那些做机柜的,电源的等。最后扭转了局势。
华为看到了爱立信这个经历,所以也搞过卓越运营。据说华为搞了一段时间后把爱立信专家请过来看看成果,爱立信专家很生气,说你们搞的是个啥嘛!可以说华为在组织运营效率方面,华为离爱立信非常遥远,徐直军当年上台后曾经希望借鉴爱立信的方法快速提升,但最后邯郸学步,不仅没学会别人优秀经验,还把自己搞的乱七八糟,效率更低。
华为和爱立信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包括技术和组织效率,华为的人均效率可能连爱立信的30%都不到,但华为人力成本低,可以加班加点来弥补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华为一贯是走的模仿路线,组织和企业文化形式也无法支撑彻底打败爱立信。从我的观点看,华为会一直跟在爱立信后面亦步亦趋,相当长时间都不会超过爱立信,大家各自玩各自的。
开眼:种种迹象表明,三大运营商可能在年底获得TD-LTE牌照,这对华为或中兴来讲,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如何把握这次机会?爱立信等厂商会折戟沉沙吗?
张运辉:工信部说了,信息产业将会成为下一个房地产和汽车,多么让人血脉喷张的市场空间啊。华为中兴除了强化内部激励外,还压缩了海外编制,都枕戈待旦,全力攻击国内市场。对所有主设备商来说,都是机会远大于风险。
华为中兴除了在主设备上抢占份额外,在通信的其他领域也可能会持续发力。工信部马上也会发放虚拟运营商拍照,国外虚拟运营商牌照往往是主运营商个补充,并没有占太大份额,就是维珍通信业是如此。
个人觉得中国的虚拟运营商承担的不仅是补充,更多的是希望借助民营资本撬开通信市场的国有垄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旦其他公司通过虚拟运营商的口子,很可能会形成星星之火的态势。未来的竞争可能未必是三大运营商的竞争,很可能是腾讯,阿里,百度,乃至华为中兴的竞争,真正的华山论剑。
华为这次主动说什么欢迎外国设备商来华参与投标,被人认为是越俎代庖之举,运营商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华为这么做更多的是个姿态,一是表明自己实力强,不怕竞争;二也是学习西方绅士的样子,先摆个POSE,拨弄下头发,再来打;三也是给欧盟示个好,就是你别老要“双反“我了,我们中国也是很欢迎你们产品的。
以前有段时间电信内部流传一个不成文的说法,就是各地采购设备国内设备优先选择。从我对政府的理解看,这次估计也是这个玩法,不会明确用谁的不用谁的,但如果你们各个指标得分接近,肯定会倾向国内厂商。另外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中国4G这个大蛋糕还是会分享状态,中华吃大头,但爱立信也不会饿到哪里去。 最后补充一点,个人对4G不是很看好,TD-LTE本来也不是很成熟,上下行速率可能也不会超过联通的WCDMA多少,3G我们现在还没玩好呢,相关产业和市场需求也没完全起来,4G那么快有什么用。好比我每秒1M都不知道玩什么,你给我1000兆的带宽有什么意义,更何况你也给不了1000M。联通的3G倒可能会有一波春天。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陈晓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