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字号:默认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冯俊:以顶层设计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时间:2013-03-06 来源:中国集群通信网 作者:admin 点击: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化与信息化融合等背景下,围绕改善民生、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关注点,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城市现有信息化基础,融合先进的城市运营服务理念的新型城市。智慧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结合的最佳形式,备受关注。然而,智慧城市如何彰显“智慧”内涵?智慧城市建设如何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和“快治病”,如何让城市居民感受到“便民”、“利民”和“惠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这需要在建设热潮中冷静思考,不仅在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应用、资金支持等‘硬实力’上下功夫,还要有在管理指标体系、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等‘软实力’方面做好战略规划和部署。”

此外,冯俊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突出关注民生问题,分层次、分步骤地实施好管理战略部署。

智慧城市建设需强化“软实力”指标

记者:
智慧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智慧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

冯俊:智慧城市相关产业发展迅速,但上下游配套尚不成熟。从2009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物联网行业给予了大量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2010年我国物联网的总产值约1900亿。2012年已经超过了3600亿以上,年增速接近40%。传感器、云计算等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产业发展的上下游配套尚不成熟,各地方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集中在数据获取(感知)和数据传输(网络),传感器和云计算等产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风险,而数据挖掘和应用存在瓶颈。

记者:智慧城市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比较有保障,但同时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冯俊:截至止到2012年底,中国有400个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除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外,50%以上的二线城市也参与其中。“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的直接投资合计超过3000亿元,投资总规模将可能高达5000亿元。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城市建设和运营的轨道。

资金投入巨大,有可能给欠发达地区带来财政困难。智慧城市发展正呈现出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由东部城市到中西部城市的扩散发展趋势。该发展趋势有利于避免小城市和农村被“边缘化”和信息拥有量失衡,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但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技术研发等方面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且具有投资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尽管国家开发银行拟在“十二五”期间投融资800亿支持建设,但是如果不加控制,非理性的智慧城市建设可能给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负担。

记者: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硬实力”建设应该说进展较为顺利,智慧城市“软实力”建设方面的状况如何?

冯俊:智慧城市的“硬实力”建设投入大,而“软实力”发展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各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多侧重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嵌入”和应用,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基础设施智能化已有明显提高。但城市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未与智能化基础设施发展同步更新,传统的条块化行政区划造成的信息分割,限制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此外,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人才储备不足和领导者能力仍显不足。目前欧美国家的数据挖掘和管理人才的缺口为14万-19万,而我国的信息化人才储备与欧美国家尚存在很大差距。从干部培训的问卷调查看,各地方领导对信息化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地方领导甚至对网络和智能化应用存在“恐惧心理”,领导者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科技素养和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智慧城市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

记者:
全国各地各个城市往往都提出各自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会造成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对此,您怎么看?

冯俊:这表明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顶层设计和数据标准缺失。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普遍存在数据标准缺失的困境,包括: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和服务标准。尽管元数据等技术可以实现和解决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应用的数据融合,但是部门间的横向数据协同标准还存在行政体制区划的制约。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智慧城市,不仅容易造成信息化的重复建设投资,还可能形成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不利于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所以,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进一步积累经验,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与规划,以便整体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

具体而言,可以由工信部或住建部组建城市信息化发展监管工作组,履行政府CIO(首席信息官)的职责,协同其他政府部门整合发展信息通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发挥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作用。这样,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全面,涉及网络基础设施、智慧产业、科研投入、智慧服务(政府行政能效、公共服务信息化能力、资金投入等)和智慧公民(教育水平、网络普及率等)等内容,还应该兼顾各地区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现状、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差异性,从而引导各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理性化、差异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搭建公共信息平台,统一城市各管理部门的软件、接口和标准体系,提高城市内或城市群区域内的信息共享效率。此外,借助于CIO搭建政府电子政府资源整合平台,推进跨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分享。

智慧城市建设应突出关注民生

记者: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处初级阶段,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关注民生,分层次、分步骤地实施好管理战略部署?

冯俊:智慧城市建设要注重发展“智慧管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突出重点,关注民生。智慧城市涉及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要以当前发展的亟需解决问题为重点,分层次、分步骤地实施战略规划。

首先,在国家层面,将智慧能源和智慧网络纳入重点工程,推动智能电网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应用,使之成为未来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其次,在地方层面,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导向,注重发展“智慧管理”,加大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提高整个城镇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遥感信息、数据可视化技术等手段着力解决雾霾、食品安全、交通拥堵、城市型灾害、环境权益等社会突出矛盾。

最后,在公众层面,加大宽带网络和家庭电脑的普及率,提升市民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通过搭建全民都能参与的公共服务云平台,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激发公众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参与;通过提供培训和奖学金等多种方式培养和开发优秀的资讯通信人才和新一代的知识创新型公民。

提升大数据标准制订和应用能力

记者:
冯院长,正如您前面提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普遍存在数据标准缺失的困境,那么,如何将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提升大数据标准制订和应用能力?

冯俊:要将政府支持和市场化运营有机结合起来,以需促用,提升大数据标准制订和应用能力。

一是成立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小组,统一解决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中碰到的综合性、普遍性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二是政府以项目方式在交通基础设施、卫生医疗、基本住房保障、环保等领域引导各方采用数据标准化的手段和方法,促进数据标准化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推广,并为数据挖掘、存储和分析处理的市场化运营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

三是以需促用,积极引导大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等数据管理的产业化发展,通过数据资源资本化,促进数据价值的合理共享和利用。

此外,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模拟演示和现场观摩等教学形式对于领导干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知识、政策和国际国内前沿动态和最新实践的教育培训,提升领导干部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陈晓亮)

中国集群通信网,国内首家集群通信专业网站。

Copyright © Ptt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集群通信网 对讲机学堂 对讲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