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pttcn.net):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渐起 2012年是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受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新型应用模式不断创新的驱动,在“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十八大报告指引下,许多城市把信息化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纷纷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有180多个城市(含规划、在建智慧城市)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智慧城市作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导向。在整个“十二五”期间,还会有更多的城市乃至区县加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行列。回顾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状况和发展特点,可以总结为: 一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渐入高潮。截止到2012年12月,我国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达69个,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三大区域的智慧城市数量占据了总数的59.4%。其中,环渤海地区有14个,占总数的20.3%;长三角地区有19个,占总数的27.5%;珠三角地区有8个,占总数的11.6%。此外,武汉城市群、成渝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也已经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形成沿海地区聚集、中西部热点涌现的总体建设格局。 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群分布 二是内陆城市通过加速智慧城市建设,逐步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内陆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相对沿海来说起步稍晚,但是受沿海地区的带动作用,借助政策的扶持,2012年部分内陆城市纷纷发展物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建立产业基地和园区,确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型升级,逐渐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赛迪信息研究显示,相比2011年,2012年底全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数量由7个增至24个,占全国智慧城市总数的比例由19.4%增长为34.8%,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已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更加理性、特色更加鲜明。2012年各地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更注重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汲取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城市定位,冷静把握建设重点和方向,在做好前期规划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具有最高产出的智慧城市建设上,不再单纯模仿其他智慧城市的建设,而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以获得更好的城市竞争力。如北京将“文化智能传承”作为其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之一,就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需求;东莞充分结合其“世界工厂”的工业基础优势,重视智慧应用建设与智慧产业协同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日渐成为推动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引擎。 展望未来,智慧城市作为最具创造力的城市形态,在政府、企业、市场多方的持续关注和投入下,在智慧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推动下,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赛迪信息分析,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将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是对智慧城市理念的认识更加趋于一致。近几年,城市信息化领域同时存在着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感知城市、智慧城市等不同关于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概念。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探索与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产业、技术的发展创新,业内对于智慧城市的理念更加趋于一致,基本都认同智慧城市是指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迅捷信息采集、高速信息传输、高度集中计算、智能信息处理和无所不在的服务提供能力,实现城市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以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先进城市发展理念。 二是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将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动力。2012年12月,住建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开始推动国家级智慧城市的试点申报工作。在此之前,2012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征求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意见的通知》,2011年7月和2012年7月工信部分别批复扬州、常州为“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在2010年国家科技部就认定武汉、深圳作为国家863智慧城市项目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是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高层开始正式表明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态度,并采取实际措施进行推动。国家层面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高度重视,将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动力,会刺激更多的城市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来。 三是智慧城市的研究范围和区域实践将向上、向下延伸。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已被提升到重要的国家战略高度。通过信息化手段统筹城乡建设,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重要手段。智慧城市的研究范围和区域实践在未来将向上和向下延伸。向上延伸主要是指从城市级的研究范围和实践向省级延伸,从全省统筹的角度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这将有效解决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标准和规范不统一造成的城市信息孤岛问题。如江苏、广东、山东、湖北等省已提出未来智慧城市群的设想,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已启动自治区级的信息化统筹规划研究工作。向下延伸主要是指智慧城市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实践更加精细化,区县级的智慧城市建设将被纳入到所属市级智慧城市建设的范围之内,从而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的作用。 四是物联网产业发展与应用相互促进的倍增效应将逐渐显现。经过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应用,创新出很多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应用模式。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是物联网产业的主要聚集地,研发机构众多,产业基地密集,一批示范项目的建设,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成功案例和方向,带动了物联网技术和产品的大范围实际应用;同时,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将为物联网企业带来收益,并为企业指明新的研究方向,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相对其他地区产业与应用结合不紧密的建设模式,其产业发展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陈晓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