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字号:默认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红色通信故事︱半部电台 屡建奇功

时间:2021-05-06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网络 点击:

出门用5G,进屋连WiFi,网上看世界,电波探亲人。今天,当我们畅享网络、把通信视为不可或缺的生活部分时,可曾想象,在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信息沟通难上加难,党的通信主要依靠信件往来。直到1930年12月,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中,才缴获了“半部电台”,开辟了我党的通信事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重温“半部电台”以及其他有关红色通信的故事,有特殊意义。

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部电台。这部电台装在一个木制箱里,电台开关和调节旋钮锈迹斑斑,变压器、线圈等零件布满尘垢。别看简陋陈旧,它却是红一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在红军一次次战斗中“屡建奇功”。

半部电台。

1930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在江西龙冈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歼灭了孤军冒进的国民党军第18师,毙伤俘敌师长张辉瓒以下9000余人。在这一仗中,红军缴获了18师的电台,但因一个电子管在开箱清理战利品时被弄坏了,这个电台设备成了只能收报不能发报的“半部电台”,但是红军对这“半部电台”视若宝贝。

龙冈战斗中,红军还获得了10名无线电技术人员,这些人被红军待若贵宾,参谋处处长郭化若和他们一一谈心,鼓励他们留下来参加红军,并承诺国民党给多少薪酬,红军也给多少。红军的重视和诚意感动了他们,结果除台长外,9名报务、机务人员全部表示愿意参加红军。其中就有后来被誉为中央苏区和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开山鼻祖的王诤。

毛泽东、朱德接见王诤和刘寅等无线电通信工作人员。

1931年1月4日上午,在宁都小布村红一方面军参谋处所在的龚氏家庙里,王诤、刘寅等已加入红军的无线电人员将修理后的“半部电台”小心翼翼地搬到桌上,又将天线高高悬挂在窗外,然后接上电源,打开开关,耳机里瞬间传出“嘀嘀嘀嘀”的蜂鸣声。这清晰的声音,向人们宣告:红军有了无线电台!

龚氏家庙——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

王诤、刘寅等用第一部电台工作的报房。

王诤后来回忆,这半部电台“经修复使用后在对敌侦察上发挥了不小作用”。当时国民党部队每到一处,用电台联络时,都先问对方在何处,以便确定位置,且联络都用明语,这等于不断地向红军报告部队的行动和部署。

几天后,围歼国民党军另一支部队谭道源师时,红军又缴获了一部完好无损的无线电台。至此,红军拥有了一部半电台和一些技术力量。

虽然一部半电台设备还不具备组织双向通信的能力,但红一方面军前委开始挑选年轻战士展开报务员培训,并采纳郭化若的建议,在仅有“一部半电台”、尚不具备组织通信的条件下,超前组建了直属参谋处的无线电通信队。

无线电通信队成立之初,王诤等人就主动请战,开始了两项“创新”工作:一是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电讯稿,供总部首长参阅;二是侦听敌军的往来电报,帮助总部首长掌握敌人动向。当时,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同外界不通音信、消息闭塞,毛泽东、朱德得到电台抄收的新闻稿如获至宝,连连称赞:“太好了,太好了,这是没有纸的‘报纸’啊!”

不久后,蒋介石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在这次作战中,红军靠着电台听到了敌军的行动方案。毛泽东、朱德依据情报周密部署,在观音崖、九寸岭布下天罗地网,红军似神兵天降,漫山遍野杀声震天……捷报频频传来,电台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的电台总数达到四部半。毛泽东作出又一项超前决定:成立无线电通信大队,把无线电分队机构建到每一个军团、每一个军。

红军的这“半部电台”一直没被丢弃。它陪着红军战士走完了漫漫长征路,在一次次战斗中立下大功。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台,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军战士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精神寄托。如今,这部电台已融入历史,但它承载的精神未流逝,在新时代中熠熠生辉。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李俊勇)

中国集群通信网,国内首家集群通信专业网站。

Copyright © Ptt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集群通信网 对讲机学堂 对讲机世界